半晌,韓宇放下了手中的紙張,傳給了其他人,心中感慨萬千,仔細琢磨著李長安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自己還是小覷了這位長安先生。
他走上前去心悅誠服的說道:“讀先生之作,如飲瓊漿,令人茅塞頓開。”
接著躬身一拜,言辭懇切的說道“先生之才,世所罕見,宇請先生入韓。”
韓非緊隨其后,“非請先生入韓。”
接著又是張開地:“請先生入韓。”
不過相較于年輕的韓非和韓宇,張開地考慮的東西就多得多了,這樣的人才怎么會愿意屈伸于韓國呢。
要說韓國的現狀張開地可是再明白不過了,與趙國、魏國等國相差太多,更不要說秦國,唯一可以比較的對象就是一樣垃圾的燕國。
論軍力,秦國虎狼之師打的山東六國盡低頭。
論財富,齊國臨海,賣鹽暴利,再加上秦國一直拉攏齊國,國內未經戰火可謂極為富庶。
而韓國面積狹小,人口不多,地理位置又極差,剛好擋在秦國東出的路上,時不時的被秦國教育一番,他真的想不出韓國有什么能夠吸引這位道家高人的。
不過以張開地的性子自然不會不開眼到這個程度,身在官場上多年的他自然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韓宇和張開地都下場了,他們的那些門生黨羽們自然緊隨其后,紛紛邀請李長安入韓,大勢如此,就算是姬無夜也無法違逆,畢竟他不是韓王。
韓王安拖著沉重的身子,走下王座來到李長安面前,肥胖的老臉之間占據了李長安的全部視線,不過幾步路,他的頭上已經有虛汗冒出,呼吸聲也變得紊亂了些許。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他眼中的熾熱,他拉住李長安的手一臉赤誠的說道:“不知先生可愿入韓為官,寡人盼先生這樣的大才如旱地盼甘霖啊。”
這些王室中人每個都是天生的演員,李長安在心中腹議著。
不過面上卻是溫和的說道:“我來韓國不過游歷順帶接著完成我的學問,并非為了求官。”
聽到李長安的話韓王心中有些小失落,不過一聽李長安還要在韓國停留一段時間心中那一絲陰霾也就一掃而去,畢竟他也不可能強迫李長安入韓,這樣韓國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這個時代的那些名士們可是連國家都不能強迫的。
所以韓王決定先留住李長安再逐步拉攏,讓他一步一步被綁到韓國的戰車之上。
“既然先生不愿為官,那寡人也不勉強,不過先生可要時常入宮陪寡人聊聊天,探討一番學問啊。”韓王笑著說道。
“應該說我免不了要到王宮叨擾大王一番才對,畢竟王宮的美酒我可是垂涎多日了。”
李長安巧妙的應對惹得韓王大悅,當場宣布日后李長安可自由出入王宮贈與五百金以此來資助李長安研究學問,并要開酒宴慶賀李長安的到來。
他是這樣的人嗎?他來韓國是為了普度眾生的,不是為了金錢美人,于是他當場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