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倒不是縣城里的人。
而是出生在縣城外那光禿禿大山里的人。
算是半個山人,也算是半個農人。
而這樣的環境,自然也不可能有太好的家庭。
而他的祖上也都是這樣的人。
想當年,18歲的劉寶強,也算是個朝氣蓬勃的大小伙子。
不過正所謂半大小子,餓死老子。
別看他這一輩兒只有兩女一男。
可上面有爺有奶。中間有爹有媽。大姐雖已出嫁。但小妹只能算是半個勞力。
再加上那樣的環境。山上沒什么可撈的,地里也不敢保證旱澇保收。
也就是趕上了改革春風那幾年的打工熱,有點心氣的劉寶強就選擇走出來,就跑到南方去打工了。
當然了,當時的他心氣還沒高到想依靠自己改變家里的環境。只是想給家里減輕負擔。貼補點家用罷了。
所以他到了南方也不挑不撿。是能干啥干啥,有啥就干啥?
也好在他人又高馬大老實又聽話。
去了不過兩個月就在一家電子廠當起了保安。工作不算累,看起來還挺人模狗樣。
也就是靠著當時那個造型。既意外又閃電般的迎來了自己的桃花運。
和一個據說是當地的女工“結合”了。
并且還是一發入魂,珠胎暗結了。
是不是很快很迅速?
但更迅速的還在后邊。
劉寶強18歲。女工呢,也只比他大一歲。
不像劉寶強這樣的山村人民。
這位女工可以算是半個城市人。
看起來很有個性,很有主見。
再加上這個年紀還抓著叛逆的尾巴。
那么做出這樣的事情好像就很合理了。
不過這個尾巴劉寶強應該是沒抓住。所以主動權一直在女工的手里。
或許是瓊瑤小說看多了。
女工是不聽取任何人的勸解。不僅好像當時和家人鬧翻了。而且還義無反顧的和劉寶強回到了平縣。…也可以理解為劉寶強只能把她帶回平縣。
畢竟劉寶強也不過是個剛剛成年的山里娃。小事或許他自己能決斷,但這么大的事他咋敢瞞著家里。所以他只能回家。
“家”?
一間用姐姐的彩禮剛起的瓦房,兩間經久不衰土的坯茅草屋。
不算太破舊,但絕對算是農村的標配。
以這樣的地方,居然迎接來了傳說中的城里人是何等的榮幸。
啥都不說了,劉寶強的老爹老媽立馬把還沒住多久的磚瓦房騰出來。
畢竟這肚里面還有他們劉家的第4代。
其心情不說是舉國同慶了,那也絕對是歡天喜地。
但即便是這樣。
這樣的環境。
還是有點顛覆了從小在“市”里長大的女工。原本那不切實際的沖擊。
不過畢竟當時已經略有一些顯懷。只能讓她勉強接受了這份現實。
因為時間的關系,婚禮很簡單。連證都沒來得及領。當然了,也是因為暫時領不了。
畢竟兩人的年齡還都沒有到法定的結婚年齡。
更何況那個年代證明手續戶口都是麻煩的事情。
但更麻煩卻是肚里的孩子。
所以也只能一切從簡。
可也就是在這太過簡單的天地里。
女工后悔了。禿山,禿地,毛草屋。
可能在她來看,別說是瓊瑤劇了。就算是抗戰劇也不至于這樣。
所以她又怎么可能不后悔。
而她的后悔也直接踐踏了這個樸素的山村家庭。
可能是悔的有點過分。
孩子出生的時候并未足月。
是個男孩。但好像比女孩還要瘦小。5斤多一點。有那么一點先天不足的意思。
但即便是先天不足。
也就是剛剛生產完,孩子剛出月。
已經悔到極致的女工,留下一張紙條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