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這身高能打小前鋒嗎?”
在劉寶強聽完了教練先生對他的安排后。
能有整整一節的上場時間,他當然是無比高興的。畢竟時間越長,他能表現的機會就越多。
但對于在場上的位置,他就有些搞不懂了。
畢竟就他這身高打個控衛或著分衛勉強還算合格。但小前鋒的話,他一是沒有沖框能力。對抗能力就更是不用說了。那絕對是送菜的份。
“難道是因為我沒地可塞…,才把我塞到小前鋒的位置上?”
本賽季賽季已經過去了1/3了。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篩選。開拓者隊的陣容基本上已經定型了,各位置上的球員也算是比較均衡。
開拓者在冊的球員總共有16人,其中一人屬于傷病特例。
各個位置上分別是,
控球后衛。達蒙斯塔德邁爾。塞巴斯蒂安特爾菲爾。布萊文奈特。
得分后衛。魯本帕特森,克里斯杜洪,特魯威廉姆斯。(昆特爾伍茲在打架事件后已經被當去拿白菜賣了…)。
小前鋒。達柳斯邁爾斯。維克多卡帕亞,達米安威爾金斯。
大前鋒。謝里夫阿布杜拉希姆,西奧拉特里夫。特拉維斯奧特洛。
中鋒,扎克蘭多夫,喬爾普爾茲比拉。弗拉迪米爾斯蒂潘尼亞(傷病特例)。
…以及暫時沒有明確位置的劉寶強。
“你不需要對于位置感到疑惑?這不過是因為場上的需要罷了,一會上場你就明白了!”
主教練先生估計也感到了劉寶強的疑惑,但他卻并不點破。
而劉寶強也不敢多問,就返回場上去做熱身了。
…………
兩隊首發上場比賽正式開打。
擁有“姚麥組合”的火箭隊,在進攻上明顯要比開拓者的強不少。
首節打完后,開拓者隊就落后7分。
半場結束,
54:39,
兩隊的比分拉開到了15分。
估計要是下半場再不發力,開拓者想贏這場比賽?可能就有點懸了…。
不過現在可不是關注這個的時候…。
從實質上講,籃球比賽本身就是一種競技表演賽。
勝負固然重要。但也得注重他的取悅性。
當下半場即將開始時…。
“讓我們歡呼起來,有請我們的球探,為了完成夢想來自大洋彼岸的“劉”!”
正當兩邊球員準備入場時。現場的DJ就嘶吼式的介紹起即將登場的劉寶強。
這個時候突然來這一出?在NBA可是不常見,畢竟一般該介紹的時候,在開場的時候都介紹完了。中場結束突然來了這么一段,這明顯就是球隊的特意安排的。
而且特意安排的好像還不止這些。
“球隊之所以讓我們5個一起上場,說是為了體現一個“感恩和回報”的主題!以你為核心,讓我們4個配合進攻,也是杜洪那個家伙太矮了,打不了小前鋒,我倒是能在大前鋒的位置上頂一頂,不過你繼續按照分衛的位置打就可以…,”
直到上場的時候。劉寶強才算明白自己為什么要打小前鋒。
還真是主教練說的那樣,只不過是位置需要罷了。他也剛好就只能去這個位置上。
為什么這么說呢?
看看下半場準備和劉寶強一起上場球員的名單就知道了。
布萊文奈特身高1米78,打控球后衛。
克里斯杜洪身高1米88,打得分后衛。
劉寶強身高1米98…,打小前鋒。
達米安威爾金斯身高1米98,打大前鋒。
喬爾普爾茲比拉身高2米16,打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