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前后輩關系涇渭非常分明的國家。
他們把這種關系視為一種國家文化。
尤其是后輩在權威面前做錯了事,別說謾罵了,就算是體罰也不為過。
所以劉寶強現在見到的這種情況,其實是一種常態。
已經常態的一種理所當然的地步。
當然了,劉寶強并不了解這些,他雖然“精通”韓語,但他又不精通韓國的文化。
他只是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出發。即便是他并不了解原委,也覺得那個中年人做的不對。想過來管管。
“我說你家就沒小孩嗎?不管這些孩子們犯了什么錯,說兩句也就算了,至于罵的這么難聽嗎?”
管呢也要講究方法,劉寶強可沒有動手的意思。他還是覺得以理服人才是成年人該有的氣魄…。
“你誰…呀?劉先生你好你好,我是這里的廠務,那個,這這這這這些這些孩子們亂跑,我就想制止她們,呵呵呵…。”
劉寶強一些人過來的方向是這個中年人的身后,所以這個中年人并沒有看到他們一些人。
再加上又是劉寶強先開口說話。這個中年人直到轉身的時候還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不過看清來人之后,他就立馬蔫兒了。之前那罵人的氣勢是一點都沒有了…。
“哈尼哈撒油,劉先生(大叔)您好!”
同一時間,那些低著頭的小姑娘們似乎也發現有人過來。看清本質后也連忙的鞠躬啊。看樣子這些孩子也都知道劉寶強是誰。所以才同一時間,趕快為好。
握在問好的聲音中,卻夾雜著一個獨特的稱呼。這就讓劉寶強好奇了。再加上這個稱呼好像還不是從這群小姑娘們里傳出來的。劉寶強4周打望了一下,這才發現。
剛才由于視線太遠。并沒有注意到,在中年人和這些小姑娘的旁邊還站著幾個人。是一男四女。
男的也是個中年人。4個女的倒是都有20來歲。然后那個獨特的稱呼就是這4個女生中其中一個還是出來的。
“???這個稱呼有點熟悉啊!”
這是劉寶強第2次來韓國。第2次還是今天剛到?肯定是沒有人這么叫過他的。那么熟悉的感覺,就應該是他第1次來韓國時有人這么叫過他。
于是劉寶強又仔細打量了一下那4個20來歲的姑娘。
“哦,是你呀?這頭發染了裝化濃了,你要是不叫我大叔還差點認不出你!”
劉寶強第1次來韓國時,也只被一個人叫過大叔。而且由于一些“特殊”的事情,他也加深了對于這個人的印象。
…而這個人就是差點兒給他“陪睡”的那個姑娘。
“大叔?您還記得我,上次太感謝您了!”
那個姑娘見到劉寶強之后。顯然是很激動的。要不然也不會在一群人中為有她,用這個獨特的稱呼。……當然了,這其中有沒有什么其他的意思?就沒人知道了。
“這怎么回事兒?一群人被訓得跟孫子似的?是做錯了什么嗎?”
既然是熟人,再加上劉寶強又有心管這事,那肯定得詢問一下緣由。
而緣由呢?其實也和劉寶強脫不了關系。
前面說過。今天并不是正式拍攝的日子。所以這里還處于準備階段。
既然是準備嘛,那肯定要全方位的準備。包括服裝設備背景。而那個姑娘她們主要負責的就是“背景工作”。
不要誤會,此背景非彼背景。
通過那個姑娘的講述,劉寶強算是了解。
她和這一群小姑娘全部都是屬于一家經紀公司。全都是藝人和預備藝人。…也可以叫做出道組合和未出道組合。
剛才和那個姑娘一起站著的,三個人。她們是已經出道了。并且出道后反響還算可以。于是她們的經紀公司就想加把勁。怎樣才能讓他們變得更有人氣?于是就好不容易幫他們接到了一份“背景廣告”的工作。
一部廣告片的拍攝。畫面中可不只有代言人。需要一些邊角花瓶進行襯托。尤其是像這種手機廣告。總不能讓代言人一個人拿著手機干講吧?那不是太沒畫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