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相隔一個大洋彼岸教育制度也肯定有所不同。
眾所周知,在國內從小學到高中總共劃分12個年級。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美國這邊雖然還是這個年限。
但在劃分上還是有所區別。
美國是小學5年:1~5年級,
初中3年:6~8年級,
高中4年:9~12年級。
劉小峰在國內是剛剛讀完了高中一年級。
來美國上學他對應的應該是11年級。也就是相當于國內的高二。這種換算很好計算。
但前面都說了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美國的教育制度除了在年級上的劃分有所不同以外。在側重點上也有所不同。
別看美國的高中是從9年級開始的,也就是相當于國內的初三,但這一年卻算是給學生們過度的一年,課程不算重,主要是發掘興趣和愛好。
到了10年級也就是國內的高一,這一年的時間里是讓學生按自己的喜好與學科特長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而到了11年級就是整個高中最緊張的一年,就如同國內的高三,需要在保持成績的同時還得參加各種大學的入學考試。
最后也就是十二年級。主要就是申請大學和等待上大學的時間…。
所以從以上這些就能看出來。如果讓劉小峰直接在這里讀11年級。那么他就相當于跳過了高二。直接進入了高考階段。
而這些確是劉寶強之前沒有考慮到的。
這家伙當初只顧著找學校了,而且還想找最好的學校。根本就沒有怎么關注美國的年級制度。
而當他知道這些的時候。
就需要面臨新的選擇了。
是選擇讓劉小峰先從十年級開始就讀。還是直接進入十一年級準備考大學。
“爹,先讓我試試吧,學校不是有入學測試嗎?只有測試通過了,我才能上十一年級,要是通不過,我大不了再去上十年級,總之又沒什么損失!”
劉寶強并不想讓兒子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過得太累。他的意見本來是想讓兒子先從十年級開始就讀。
不過劉小峰雖然身子骨弱。但好歹有點學霸的體質。小伙似乎并不想體驗“留級”的感覺…。
劉寶強當然是尊重兒子的選擇了。
并且為此還特意向球隊請了幾天假。
畢竟入學測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并且還不是在同一時間進行。
劉寶強又不想讓兒子單獨去面對這些。自然是陪兒子一起進行。
好在兒子的學霸體質也不是吃素的。筆試很順利就通過了。
但至于面試嘛?
“Uncle?您不用這么著急,小峰的筆試通過的那么順利,我和他交流的時候,他的表達能力也非常的清晰,只是在口語上需要有所修正罷了?應該很順利就會通過的,我們在等等,他應該快出來!”
今天就是劉小峰面試的日子。并且已經開始了。
劉寶強雖然并不在意兒子是否能夠通過。但一個老父親該有的關心卻無法減少。
所以在等待中也顯得比較焦急。
不過他卻不是一個人在等待。
還有內特麥克米蘭的兒子賈梅爾麥克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