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婦人回到家中,煞氣便已蔓延到心臟,然后死了。
煞神也因為用煞氣害人,被城隍知曉,又關了數十年…
既然那婦人是被煞氣害死的,那么陶大郎就有足夠的文章可以做。
當然,宣傳方面的事情,跟孟川就沒什么關系了。
接過陶謙手中的三兩銀子后,他當即揣在懷里,又趁機拿出了‘聶小倩’的稿子,笑道:“你拜托我寫的文章,我已經給你了,只是前不久我這里還寫了一篇雜文,你且看看,值多少銀子。”
“之前寫的?咦...也是通俗話本?”
陶謙接過稿子,開始認真的看了起來。
而且還是逐字逐句的看。
顯然,利用網文黃金三章定律寫法去改善聶小倩故事的孟川,成功做到了開篇引人入勝的目的。
當全部看完之后,陶謙方才呼出一口濁氣,故作搖頭道:“這篇話本,寫的不如煞鬼篇好看啊!”
我信你個鬼,你個奸商...孟川嘴角微微上揚,淡淡笑道:“好不好無所謂,因為這篇聶小倩的故事,我并不打算以買斷的方式賣給你,而是分成,咱倆定個契約。”
如果聶小倩的故事得到良好的宣傳,那么很有可能會成為像前世‘白蛇傳’那種經典的民間傳說。
所以,這篇故事的價值,遠超煞鬼篇。
孟川一開始就做好了打算,不能以買斷的形式直接賣給陶大郎。
分成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選擇。
“分成?”
陶謙看過無數雜文,自然是清楚這篇文章的重要性,于是他心中打起了鬼主意,“子淵,以你的名氣,現在還不足以達到與我們書鋪簽訂分成契約啊...而且,我給你的那三兩銀子...”
話還未說完,便被孟川搶言道:“那三兩是煞鬼篇的價格,與聶小倩毫不相關。”
他將聶小倩的稿子從陶謙手里奪了回來,重新揣在懷里。
即使對方看了全文也沒關系,他若是敢抄襲,那么今后就別想在方與縣境內收到任何雜文。
縣學雖然不及縣衙,但是也有一定的份量。
陶謙也不會傻到觸犯行業的忌諱。
因為一旦這樣做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得罪了全縣的小說家以及縣學所有秀才,他不敢冒這樣的風險。
且不說今后孟川能在科舉一道上走多遠,即使不走科舉,也保不齊他有什么同窗或者師長有著通天背景。
總之,擁有著秀才功名的人,絕對不是一個普通商人能夠得罪的,即使有時候身無分文的秀才還要看商人的臉色行事。
與其花大價錢行賄官員,形成官商勾結的利益鏈向孟川施壓,倒不如將行賄的部分錢給孟川,省了事也解決了麻煩。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陶謙是個商人,不會做出得罪人的事情來,尤其是還想將書鋪做大做強的前提下。
他盡管可以去做倒打一耙的事情,即告孟川抄襲,只不過,這樣的做法,不會讓孟川臭名遠揚,而是他會受到所有讀書人的唾棄。
至于有些書生,也千萬不要想著碰瓷,就是所謂的,這篇故事不是他所寫,但他偏說是他寫的,如果這樣做的話,會讓他同時得罪原作者與書鋪掌柜...
然則,無論前世今生,這樣的事情,都是有發生過的,在原作者不追究的情況下,很難制止,使抄襲成風,內容同質化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