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出誠友書鋪之后,回憶起昨日對方所言‘寫的令我滿意了,我就給你銀子’這句話。
意思就是,如果自己所寫的故事,不足以讓陶大郎將三兩銀子賺回來,那么自然也就沒什么好談的了。
和如此聰明的商人打交道,一般只有兩個極端結果,要么雙贏,要么自己死了,成全他了。
不過就現在來看,陶大郎并沒有什么害人的心思,只是污穢書籍一事,做的不太地道。
有一說一,在整個縣城里的書鋪掌柜中,估計很少有人像陶大郎那樣出手闊綽。
前身曾經寫過一部污穢書籍,叫做《春宮夜事》,在兗州府境內小火了一把,讓陶大郎賺了很多錢,他為了感謝前身,特意贈送了一兩銀子。
當然,那一兩銀子,也是有籠絡前身,讓其專門為誠友書鋪寫書續稿的嫌疑,是有著自己打算的,贈送的并不純粹。
可不管原由為何,那畢竟是一兩銀子啊!
“書是賣出去了,三兩銀子...也能讓自己省吃儉用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只不過還不夠!更何況,自身煞氣還未得到解決,現在是時候該找山長請教一下了。”
打定主意的孟川,從誠友書鋪離開之后,便前往縣學。
縣學距離縣衙較近,而縣衙坐落的那條街道,叫做‘明德街’,住著全縣的達官顯貴。
剛到此處,便看到路邊兩旁已經有很多的大小商販正賣力吆喝著,趕腳行人也是絡繹不絕,與原本繁華現在卻略顯蕭索的芙蓉街不同,明德街上的小商鋪,明顯比往日多了。
應該是不敢在芙蓉街賣東西的商販們,都跑到這里來了。
走進縣學,便可看到一座高大的圣人石像,繞過石像,有一條林間小道,盡頭坐落著不少亭臺閣樓。
孟川在這里碰到一位與前身有著點頭之交的同窗,叫做閆言,字叔語。
“子淵兄,多日不見,你好像瘦了許多。”
閆言見到他以后,親切地打起招呼。
孟川笑道:“可能吧,每次來縣學,總能碰到叔語兄在認真讀書。”
閆言尷尬一笑。
“叔語兄,咱們改日再聚,今日來縣學,是有事要求見山長。”
孟川準備告辭。
閆言連忙道:“子淵兄,剛才我見山長前往典籍室去了,你到那里去,沒準能見到他老人家。”
“多謝。”
孟川作揖,就此離去。
閆言拱手目送。
縣學書院格局較嚴謹規整,講究一個中軸對稱。
穿過亭閣,在講堂的背后,正是典籍室的所在。
孟川見大門未閉,便走了進去,他是縣學學子,有這個權力可隨意出入典籍室,只是要看什么書籍或者借書的話,需要報備,一般典籍室中都有長者專門來看管。
只不過,今日他并未見到看管典籍室的那個人,而是看到了一位胡子花白、面容枯朽的老人家正在翻閱書籍。
這位老人家,便是當前的縣學山長——宋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