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看雜文,有武藝高深的老人可以傳功給小輩。
沒準孟川遇到的奇遇,就類似‘傳功’。
現在的他,論寫志異雜文的能力,在方與縣內,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不!
是絕頂!
“還是以分成的方式,你現在不要著急印刷去賣,先讓那些說書人去說,待我聲名鵲起,再有下步動作也不遲。”
孟川心里有想法。
這是他一早就設定好的路線,不容輕易變更。
陶謙點了點頭,“好,就按你說得來。這是一兩銀子,是煞鬼篇賣給那些說書人賺的錢財。”
孟川接過銀子,詫異道:“我那篇雜文,你賣給他們多少錢?”
陶謙道:“不多,百文錢。”
“這還不多?”
孟川對他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
煞鬼篇即使賣給一般讀者,也就幾文錢而已,沒想到在陶謙這里,轉手賣給那些說書人,就翻了十余倍不止。
一兩銀子...
看來買煞鬼篇的說書人還不少。
論賣書,陶謙是有幾分心得的,“這還只是剛剛開始,而且‘聶小倩’尚未宣傳,等到了那個時候,你就徹底在咱們方與縣火了。當然,現在也不差...”
“哦?”
孟川來了興致。
難道,只通過煞鬼篇,就能讓自己小火一把了?
...
方與縣一家茶館內。
一名說書先生,剛剛講完煞鬼篇。
許多前來喝茶的人,便開始議論紛紛:
“這孟川是誰啊?居然能夠寫出這么好的故事?”
“熟悉,莫非是住在城東舊巷的那個年輕秀才?”
“咦,你這樣一說俺好像想起來了,前幾日一大早,那位孟郎君還來俺這買過燒餅呢,一開始俺不知道是他,后來聽旁邊賣胡辣湯的那個人說,那位正是縣學秀才孟川。”
“應該是他,沒錯,據說他寫過多年的雜文呢。”
“這篇志異雜文,是我聽過最好的了,沒有之一,只是為何沒有書鋪賣呢?”
“沒準人家壓根就沒賣給書鋪,而是直接賣給評書的了。”
“話說,孟郎君將煞鬼寫的那么真實,這個世上,可真有煞鬼?”
“你這樣一問我倒想起來了,咱們方與縣不是有邪祟用煞氣害人的嗎?這煞氣與故事中的…”
...
像是這樣的一幕,還發生在縣內各大酒樓、客棧中。
由蘇載開始,逐漸遍及整個說書行業,通過他們,慢慢滲透到每一條大街小巷中。
不得不說,孟川的職業規劃以及陶大郎的實施,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