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川云淡風輕道:“隨手寫的拙作而已,不要太驚訝,將來有你震撼的時候。”
“怪才。”
陶謙將兩篇雜文收了起來,道:“明日我先將這兩篇雜文賣給說書人,等個一兩日在大量印刷。”
眼下的關鍵是將聶小倩、煞鬼篇、縊鬼篇賣出一個好銷量。
隨后,孟川下了逐客令,陶謙離開此間。
被他這么一攪合,孟川已經沒了睡覺的心思,于是便準備好文房四寶,打算將產鬼的故事寫出來。
在陶謙說完邪祟加害李佑才一家的事情后,他腦海里第一時間浮現出的,便是《里乘產鬼畏傘》的故事。
這篇故事,不僅將產鬼的外貌特征寫出來了,就連抵御產鬼的辦法也寫了出來。
可謂是一篇不錯的故事。
他開始落筆。
絲絲縷縷的浩然氣開始凝聚。
比寫聊齋畫皮時的浩然氣要稍微少些。
這篇故事也不算太長。
寫完之后,腦袋有些沉重,精神狀態極速下滑。
“難道是因為我這兩日,寫出的雜文太多的緣故?”
此前就聽宋淮說,即使成為了儒修,也不可接連多日的寫質量上等的雜文或文章,因為那樣的做法,會有損精力。
但是好在可以承受。
他甩了甩腦袋,將剛寫好的故事放置妥當,準備入睡。
當年一代詩仙李慕白,以四品儒修境,斗酒詩百篇,強行凝聚強大浩然氣,隨后吐血不止,但也因此一躍成為二品儒修境。
沒過幾日,詩百篇在民間廣為流傳,最終成就他詩仙之名,在極短的時間內,又從二品儒修境,提升為一品境巔峰,也就是一品大成。
這斗酒詩百篇,僅次于悟道,和真正寫成一部傳世典籍,比如像《史記》那樣,旗鼓相當。
孟川接連幾日,寫出數篇質量上等的雜文,浩然氣凝聚較為突然,身體承受不住,感到有些頭沉腦脹,實屬正常。
即使是平常人,用腦過度,也會覺精力損耗嚴重。
不過儒修的修行弊端,要比武夫和練氣士好太多了。
武夫想要晉級,必須借助天雷地火等自然之力錘煉身軀,所承受的疼痛更甚。
而練氣士,時不時還要經歷三災九難,修行方可圓滿。
有失必有得,古來皆如此。
孟川逐漸陷入熟睡。
三更天。
屋外傳來打更人的聲音:
“子時三刻,平安無事!”
更夫是一位壯漢,平日素以膽大自夸。
要不然,他也不會做起更夫這個職業。
嗖——
打更期間,突然刮來一陣陰風。
令他打了一個寒顫。
“他娘的,明日還得多穿點衣服,這鬼天氣,真是越來越冷了!”
那陣陰風,從街頭巷尾,緩緩飄蕩至孟川的院內,最終化作一縷幽霧,鉆入他睡覺的那個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