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川有些吃驚,“為何提前了?”
按理來說,鄉試的時間是在八九月份,所以鄉試又稱秋闈。
會試是在三月份左右。
鄉試和會試都是三年過后一考。
三年前,原主因守孝錯過鄉試。
按理來說,下年八九月份,考鄉試,過后再考會試,這才是正確時間。
突然提前,猶如開設恩科,莫非朝廷有大事發生?
宋淮搖頭道:“其原因為師也不知,正式布告尚未發出,不過應該就在這一兩個月左右,時間倉促,過了今年,你便無需守孝,要好生備考才是。”
“學生明白了。”
孟川深深作揖道。
科舉,的確是他想參與的道路之一。
穿越酷似中國古代的異界,若不參加一場科舉考試,不免有些遺憾,而且現在的自己,又有資格參加,為何不去呢?
據說一旦中了舉人,極有可能會獲得大量浩然氣。
這是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
即使科舉落第還有寫小說可以過活,不去白不去。
只是時間太過倉促,要抓緊多去研習一些文章了。
...
誠友書鋪門前依舊人滿為患。
都是來買孟川所寫的雜文。
一上午的時間,陶謙印刷了少量的產鬼篇拿來出售,銷量很快,沒過一會兒就賣光了。
此刻,來自于金鄉縣的一家書鋪掌柜,正與陶謙相對而坐。
他便是向對方講起李佑才一家遇到邪祟之事的人,叫‘陳弼’。
“敢問陶兄,這產鬼姜檸的故事,是孟川所寫?”
陳弼驚訝問道。
原本是辛檸,由于孟川用的化名,所以改成了姜檸。
“是啊,這段故事,不還是你對我談及的嘛。”陶謙毫不在意道。
陳弼道:“可當初我說的是邪祟害人啊,這篇故事,倒是將邪祟寫成一個受害者了,要是李佑才李老爺知道,只怕會引來些許麻煩啊。”
“我會怕他?這是方與縣!不是金鄉縣!他李佑才有膽兒便來!”陶謙伸了伸懶腰,這幾天為了賣文的事情,感覺有些勞累。
“好吧,對了,孟川所寫的那些雜文,我都買了。”陳弼道。
陶謙點頭道:“買可以,但是不能印刷賣給別人,我現在還沒答應與你們書鋪的合作,你要是敢公然售賣,讓我知道,你小心吃不了兜著走。”
“這是自然,我即使在想賺錢,也不會壞了行業的規矩。”陳弼信誓旦旦道。
陶謙躺在搖椅上,緩緩閉上雙眼,不在有所回應。
陳弼又試探性問道:“在我臨走之前,能見見這位孟先生嗎?”
他是書鋪掌柜,對能寫出優質雜文的小說家,一向很欽佩,尤其是寫志異雜文這塊。
整個大魏朝,能寫出好看的志異雜文得小說家,實在是太少了。
“孟先生忙得很,你以為是什么人想見就想見的?等你下次來,看誠意和孟先生的日程安排吧。”陶謙隨口回了一句。
聞聲,陳弼搖頭嘆道:“可惜了,未能一睹孟先生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