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勞累之時,有位帶甲之士拿來一張信封,道:“大人,有木鴿傳書。”
“哦?”
約莫已至不惑之年的蘇羽接過信封,打開來看。
他長著一張國字臉,看起來極為嚴肅,渾身上下充滿正氣。
將那幾張書信看完以后,略微驚訝道:“孟川...未至而立之年,便已經是儒修了,這篇雜文寫的也不錯,比起京城中那些久負盛名的小說家也絲毫不差。”
他將雜文遞給帶甲之士,讓他觀看。
至于宋淮的書信,閱完以后,便被他放到蠟燭上焚燒了。
“是寫的不錯,只是只有這一篇,如何能與京城中那些出書數本的大先生們相比?”帶甲之士叫做蕭懷玉,看模樣比孟川年長幾歲,乃是七品武夫,天資卓絕。
“是啊,只有一篇而已,可是宋師卻讓本官在鄉試之時,對此子照料一二,還說此子將來可能會身肩一城文運。”
蘇羽豁然起身,負手而立,透過半開的門窗,看著夜空中皎潔的明月。
“宋師?就是與您師長乃是同窗好友的那位縣學山長宋淮?”蕭懷玉好奇道。
蘇羽點點頭,“沒錯,正是他。按理來說,長者有求,本官應要答應,只是本官對這個叫孟川的小說家并不太熟悉,萬一他只會寫小說,而不會治理家國,這叫本官如何在鄉試之時對他有所照拂?”
“此前來兗州府時,聽您說宋師愛徒如子,莫非...是他讓宋師給您寄來的書信?要是這樣的話,萬不可縱容他。”蕭懷玉道。
“非也。”
蘇羽搖了搖頭,將書信中提及到的辛檸一事說了出來。
聞聲,蕭懷玉道:“這樣看來,這孟川倒是一個熱衷于匡扶正義的真正讀書人。”
“是啊,心懷正義,又能以秀才功名成為儒修,是個不錯的苗子,但是還得看看他,能否有辦事的能力才行。”
蘇羽心中有了打算,“明日一早,讓司法來見本官,既然這個孟川喜歡匡扶正義,那么就讓他隨著司法,一同前去金鄉縣調查商賈李佑才,順道也查一查金鄉縣令徐海容。”
“不等錦衣衛的人來?”蕭懷玉挑了挑眉頭。
“等他們作甚?本官調查麾下官吏,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更是職責所在。”
蘇羽擺了擺手,示意蕭懷玉退下。
后者離開,蘇羽又看向那些被他放在桌上的雜文,撫須道:“是個好苗子,但是若只有這一篇雜文,或者其余雜文質量不佳,那么也只能算是小有天賦而已。”
他不知道的實情是...
像姜檸篇雜文,孟川在短短幾日內,就寫了很多。
甚至這篇雜文,在他最近寫得雜文里,只能算中等偏下。
...
孟川一覺醒來,感覺到體內的浩然氣又增加不少。
難道還是傳播度持續廣泛的原因?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他目前并不知道的原因。
那就是他寫的產鬼篇雜文,已經幫助到了一位孕婦保住了性命。
通過寫書獲得浩然氣的因素有三。
其一,作品真實且傳播度廣。
其二,不可有辱斯文。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百姓最好能從書中得到幫助。
這叫造福于民。
可由此獲得大量功德,于體內轉化為浩然正氣。
佛家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道家說,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儒家說,殺身以成仁,舍生以取義。
救人一命,自當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