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的時間,原本我打算回去跟姐姐過節的,不過這會兒姐姐來了,我就不回去了。”
姐姐已經嫁人,雖說在一個村里了,他總不能到姐夫家過節吧?
白家那一副嘴臉,他看著就犯惡心,還不如不會去,在學堂里多看看書,抄抄書還能掙點錢呢。
白曉知道白彥青想法,也不勸他。
楊定初倒是說了他兩句,讓他不用介意,可以去楊家。
可白彥青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楊定初怎么說,他就是不去。
別看他只有十二歲,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心思比一般的孩子要成熟,故而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白曉給白彥青買了兩身冬衣,筆墨紙硯給他準備了一套。
“姐,這些我都有,你不用白花那些錢。”
“你姐我現在有錢,不用替我省。”
楊定初在一旁笑道:“你姐現在可是身揣巨款呢。”
白曉白了他一眼。
“今天你姐一棵人參,一棵天麻就賣了六百兩銀子。”
“這么多?”白彥青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
“所以,你想買什么,盡管告訴你姐,讓她給你買。”
白曉拿了十兩銀子給白彥青。
“想買什么自己去。”
白彥青沒有拒絕,他一直想買些書,奈何囊中羞澀,一直沒買。
拿了錢,即刻去了書店,白曉和楊定初隨著而去。
進了書店,白曉隨意的看著,楊定初走到白彥青身邊,看他選書。
看他選的書籍好多都是史志一類的。
“彥青,可有想過以后要做什么?”
白彥青停下來看著楊定初,道:“我想做官,為百姓造福,讓姐姐過上好日子。”
“我會讓你姐姐過上好日子的,你就不用操心了。你是想當文官還是武官?”
“我要文武雙全。爹是戰死沙場,保家衛國,我也想成為他那樣的人。可看到很多百姓連飯都吃不飽,不是天災就是人禍,我又想當一個文官。”
“你會功夫嗎?”
楊定初沒想到白彥青居然有這么遠大的理想。
“會一點,小時候爹教過一些,這些年爹雖然不在了,可我從來沒有落下。”
楊定初揉了揉白彥青的腦袋,“你不覺得苦嗎?”
“不苦。”
堅持學武不僅是為了上戰場殺敵,更是為了保護姐姐,所以他從來沒有覺得苦和累。
楊定初知道白彥青的理想后,給他推薦了兩本有關于治國方面的書籍。
選好書后,付了錢,時間已經不早了,將白彥青送到縣學。
白曉又給了白彥青十兩銀子,白彥青這次是說什么都不肯再要了。
“剛剛給的十兩銀子都還沒用完,不用再給我銀子了。”
楊定初道:“拿著吧,我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來縣城,你要是缺什么了就自己去買,多看書是好事。”
想到之前沒錢買書,跟同窗借,人家不情不愿的樣子,白彥青接下。
“姐姐,姐夫,那我先進去了,你們回去的時候慢些。”
“好,快進去吧,錢不夠了跟姐說,別再幸苦抄書了。”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