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天還沒亮,楊定初就醒了,起來收拾好自己,看著還在熟睡的小妻子,俯身在她臉上親了一口。
“乖乖的等我回來。”
楊定初走出門后,白曉睜開眼,眼中是滿滿的不舍。
想要去送,卻又怕自己忍不住跟著去。
家里還有好多事情,大嫂又懷著孩子,她不能任性的離開。
只能這樣看著他離開。
大年三十,本該是一家團聚的好日子。
可楊家,都籠罩在淡淡的憂傷當中。
楊定初此去,一路上兇險自然不用說,上了戰場,生死也只是在一瞬間。
白曉沒有經歷過戰爭,不能體會到楊文義和楊董氏他們內心的感受。
楊文義征戰殺場多年,什么樣的生死都見過,稍不注意小命就沒了。
特別是當年的那場戰役,本該勝券在握的他們,居然會全軍覆沒。
雖然過去多年,楊文義心中也是自責非常。
是因為自己的成竹在胸,讓五萬跟著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弟兄死于非命。
楊董氏雖然沒有去見過真正的殺場,可她的二兒子卻是死在了戰場上。
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于,人到中年,白發人送黑發人。
她的丈夫投身軍營多年,為南唐國立下赫赫戰功,身上縱橫交錯的都是刀傷箭傷,每一道傷痕不無在訴說著戰場的殘酷。
如此一個為國鞠躬盡瘁,肝腦涂地的忠臣被人陷害后,得不到清白,反而被昏庸的帝王給發配至此。
這是楊董氏最為心寒的地方。
所以,她一直都不同意兩個兒子投身軍營。
寧愿兒子們庸庸碌碌一輩子,也不要繼承楊家的什么驍勇善戰,什么將門,她不要。
她只要她的孩子們平平安安,一家人和和睦睦。
可小兒子如今,依舊踏上了他爹,他二哥走的那條路。
“娘,您放心吧,初哥他功夫了得,一定不會有事的。”
如今的楊定初可不是一般人能傷的了的,本來他在武藝上的造詣就非同尋常。
如今還有靈力的加持,速度和敏銳度更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個層次。
“兒行千里母擔憂。明知道他不會有事,可我還是不放心。”
白曉還不是一樣,雖然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長,可那畢竟是自己喜歡的人,第一次出遠門,而且還是各種兇險,怎不擔心?
楊董氏和白曉兩人擔心,惹得孕婦楊林氏心情也跟著低落起來。
楊文義和楊崇煥兩人去了山里,幫著上貨。
直到天黑后,楊文義和楊崇煥兩人才回來。
回來后,兩人也不說話,白曉和楊董氏將飯菜端上桌。
幾人圍坐在一起,默不作聲的吃著晚飯,聽著外面鞭炮聲響和喧鬧聲。
只有楊家沉浸在離別的憂傷中。
“定初去邊關的事一定要瞞著,不能讓人知道。”
吃過飯后,楊文義說道。
楊董氏道:“這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時間久了,怎么瞞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