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賢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馬,樂呵呵的走了回來,身后跟著的是被他馴服的馬,棕紅色,四肢矯健。
“這馬怎么樣?一下去,我就看中了。”
楊文義道:“比楓兒的那匹馬好。”
“那小子注重外表,可底子沒有本王這匹的好。”
得了好馬的賢王一路上都樂呵呵的,說起馬來就停不下來,楊文義也喜歡馬,兩個人說了一路,到家門口了才停下。
楊定初道:“王爺,爹,你們先回去,我去村里看看,今天他們收土豆,看看收的如何了。”
“去吧,我們就不去了。”
賢王道:“上了年紀了,在山里走了一圈,乏了。今日就不去村里看了,你自己去吧。”
“那行,王爺你們先回去休息。”
災民們因為人多,被分為一百個人一個隊,做什么事的時候,一個隊出十個人。
十幾個隊,就有一百多號人在田里收土豆,遠看過去,收土豆的場面還挺壯觀的。
村民們看到楊定初來了,都與他打招呼。
李成義和王大橋在一旁當建工,收好的土豆用篾條編制的筐裝好挑到他們這里放好。
楊定初看著對了滿地的土豆,笑著道:“今年這個土豆還不錯哦,個頭這么大。”
李成義笑著道:“可不是,本以為種的時間不長,長不了多大,沒想到這么大。”
王大橋道:“剛剛有個最大的,差不多有兩斤種呢。”
楊定初道:“這土地不夠肥沃,要是土地肥沃的地方,種出來的土豆還有更大的呢。”
“還有更大的?”
“那當然。”
蓮花村的土地零零總總差不多兩百畝,種土豆的地就有一百五十畝左右。
照這次的收成來看,一畝地能產一千五百斤左右,一百五十畝地就能收貳拾貳萬五千斤的土豆。
照著原本預計的,一個人一百斤糧食,村里加村外的差不多就有兩千人。
如此算來,足夠給他們分了。
李成義道:“定初啊,你看村里都收了這么多的土豆,你那里就不用給土豆了,你把紅薯多給些就行。”
“好,沒問題,紅薯和土豆一樣,都是一百斤。”
“大伙聽到了嗎?楊家三郎說了,到時候給大家一百斤的紅薯呢。”
“謝謝楊三公子。”
這一日,大家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晚飯準備的也比較充足野菜紅薯粥。
因為勞作了一天,這晚大家睡的都比較沉。
楊定初和白曉都弄了一番小灼華,兩人就帶著孩子進了空間。
空間里靈氣充足,小灼華更喜歡在空間里玩耍。
小豆子也在空間里,每次小灼華進來,就扒著小灼華不放手。
白曉也懶得管,將小灼華交給金蓮和白湖,兩人相擁著就睡了。
可睡到后半夜想起了急切的敲門聲。
楊定初翻身而起,看到白曉還在熟睡,輕手輕腳的下了床。
“發生什么事了?”
“姐夫,外面有人叫。”
楊定初看了眼還在熟睡的白曉,“將孩子放在曉曉身邊,金蓮你守在他們母女身旁,白湖你跟我出去看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