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道:“咱們彥青長得好,學問也好,相中他的人家多了去了。最近家里來往的人肯定不少,兒媳婦,你可要勞累著些。”
“母親說的這是什么話,我是彥青大伯母,他爹娘不在了,他的婚姻大事,自然有我這個大伯母幫著操持。”
白曉起身對著高夫人行了一禮,“曉曉在此替彥青謝過大伯母了。”
高夫人急急將人扶起來,“你看看你這孩子,見怪了不是,我是你們大伯母,是你們的長輩,你們爹娘不在,理應由我操持。
當初你成親的時候,我們不知道你們的存在,大伯母沒幫上忙,讓你如此寒酸的嫁了,這次彥青的親事,我定要辦的風風光光的。”
“那就勞煩大伯母了。”
老夫人道:“八字還沒一撇呢,看把你們興奮的。”
其實老夫人心里也高興,她的孫子如此優秀。那么多人都看重她孫子,她高興啊。
“祖母可有看重哪家姑娘?”
“我看中那哪兒行啊,得要彥青看中才行,跟他過一輩子的人,要是他喜歡的才行。”
“您就不怕彥青找個攪家精回來?”
老夫人傲嬌的道:“我家彥青這么優秀,眼神兒能差了去?”
“祖母您這是喜歡彥青,所以看他哪兒都好。”
“我孫兒本來就好。”
老夫人小孩子語氣,逗樂了高夫人和白曉。
白彥青回來時,已經戌時末了,是和楊定初一起回來的。
白彥青被敬了不少的酒,雖然有楊定初這個姐夫在一旁幫著喝,他也沒少喝。
兩人回來渾身的酒味兒,高夫人趕緊讓下人去做了醒酒湯。
兩人合成這樣,白曉又大著肚子,老夫人不放心他們回去。
白曉也沒問道自己想知道的,便留了下來。
殿試之后,有一個月的探親,用于中舉人,回鄉報喜。
如果白彥青還在蓮花村的話,要隨著報喜官回鄉,如今他們認祖歸宗,報喜的人直接來了高府。
不存在在路上耽擱時間的問題,所以白彥青有一個月的時間陪伴家人。
第二日一大家子一起吃了早膳,用過晚膳后,楊定初被新皇抓了壯丁。
灼華還在宮里,飯后消食的事就由白彥青陪著,在院子里散步。
“彥青,你如今算是功成名就了,對今后的生活有什么規劃嗎?”
白彥青想了想,道:“我想外放,去西南地區。”
白曉站住,不解的看著白彥青,“你怎會有這樣的想法。”
“想要短時間在朝堂上站住腳,就要不斷的積累業績,西南地區雖然貧窮,卻是最好掙業績的地方。”
白曉不語,彥青才十五歲,在她眼中只是個半大的孩子。
都說窮鄉惡壤出刁民,西南靠近蠻荒,民風彪悍,他那小身板子還不夠給人塞牙縫的。
“留在京城,以我狀元頭銜,皇上給我的差事也不會差到哪里,混個幾年也有不小的成就,但那不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