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就是效率,非常的效率!客人用半個時辰就能轉完大半天才能走完的店鋪,而做為經營者的我們,不但省去了迎來送往的大把時間,而且所有商品統一結算,又省下了大把的匯帳時間。”
張晉文眼前一亮,“這就是大郎以前提到的時間成本?”
“對!客人省了時間,我們也省了時間,兩處相加,我們的客流量比別的店鋪高出十幾倍,幾十倍!”
“那第二點優勢在哪兒?”曹佾急切問道。這些東西真是他經商這么多年,聽都沒聽過的東西,看似無關緊要,但成效著實駭人聽聞。
“第二點是消費心理!”唐奕得意地笑答。
今天心中的大石總算落了地,又拿潘豐泄了火,心情不錯,決定給他們來點干貨。
消費心理?這個詞大伙兒聽都沒聽過...
“消費心理這東西,我給他歸類為兩種,一種是理智消費,一種是沖動消費。”
曹佾苦著臉,你能不能說點我聽得懂的?
“理智消費,就是有目的的消費。比如說,我今天想去買塊肉,那我就去肉店,想扯塊布,就去布店。”
“而大宋的商業模式還是比較原始的專賣制,也就是說,肉店只賣肉,布店只賣布。”
還是剛剛那個機靈的伙計,亮著眼睛搶著道:“可咱華聯不同,肉店里有布店,布店里還有雜貨店!”
唐奕笑道:“對嘍,咱們是用最全的貨品吸引所有目的性消費的顧客,然后還是用最全的貨品誘使他們沖動消費!”
這個伙計不錯,頗有幾分靈動。唐奕一時興起,“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哪人?”
“小的叫劉韜...十七了,開封人氏。”
“明天開始,你跟著張掌柜上工。”
劉韜一怔,隨即狂喜。這算是東家給他升了職了啊!在一眾伙計羨慕的眼神中,劉韜連連道謝。
“跟著你張掌柜好好學本事。”
唐奕囑咐兩句,就指點江山一般指著空曠的店鋪,“這里面每一樣貨品都不是隨便擺放的,最常用,銷量最好的貨品都在店鋪的最里面。靠近門口的位置,永遠是一些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東西。”
曹佾聽著唐奕的話,有三分聽懂,又有七分不懂,似懂非懂的感覺讓他好不難受,倒是從小就在雜貨鋪子里長大的張晉文一下子明白過來。
“客人進鋪大多要往里走,而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咱們的貨品,無形之中就把華聯逛了個遍。”
“對!”唐奕贊道:“過眼的東西越多,客人就越有可能消費。只想買塊肉的,也有可能多帶一塊布回去!”
“還真是。”那伙計猛然叫道:“小的就記得有一個老婦,進店就問哪里賣碗筷餐具,可是出來之時,不但買了碗,還撿了一提籃別的雜貨。”
經他這么一說,也有別的伙計插話道:“潘樓掌柜今天上樓買酒,結果下來的時候除了灑,還挑了香水、肥皂。這也算是沖動消費吧?”
唐奕笑著點頭稱是。其實宋人不比后世人笨,聰明人只要一點就通。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好像后世有的人進超市只是想買袋米,卻多買了一堆可有可無的東西。有的人想買瓶水,卻帶出來一堆零食一樣。
超市利用的,就是消費者的沖動消費心理。
說完這些,唐奕轉頭看向曹佾二人,“咱們有比別的鋪子多十幾倍的人流,又充分利用了顧客的心理,卻只比別人多出一倍的流水。你們還滿意?太沒追求了!”
曹佾苦笑著與張晉文對視一眼,心說,要是人人生意都像你這么做,那大宋百姓可就倒霉了!
太會算計了...
都把人心算計到骨子里了!
不過,二人也算是長見識了,這么一間鋪子,竟有這么多看不見摸不著的講究,連貨品怎么擺都算計好了,想不掙錢都難了....
而唐奕對于這二人的表現,也唯有報以一聲長嘆:
“唉....科技就是生產力啊!這都是科學,你們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