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額上這副對聯真的不敢恭維,這也就是在遼朝這種地方才好意思掛出來吧....
幾人進到殿中,就見楊老將軍的丈許坐像端坐殿上,金甲蟒袍纖塵不染,一手托順,一手緊握腰間寶劍,面容剛毅,目及遠方,甚是威儀。
而坐像所望的方向,正是南方。
那個方向...
翻過崇山峻嶺、大河平原,就是故國。
在老將軍坐像兩旁,分別立著隨之一同戰死遼地的長子楊延玉、部將王貴。
唐奕等人把各色供品、酒食一一擺上,又點上香燭,叩拜覲香。
...
“不孝子孫楊懷玉,來給曾祖、大爺爺、王爺爺請安了!”楊懷主擎著一碗千軍釀,心下凄然地念道著。
...
“老將軍,小子唐奕來看您了....”
...
“這是咱家鄉的酒,老將軍多喝兩口!”此情此景,連黑子這樣的粗人,都覺熱血灌頂,心湖難平,說出去的話亦是鏗鏘有聲。
....
到了潘越,只見他一臉肅然,撲通一聲竟雙膝拜地,把酒碗高高舉過頭頂!
“爺爺在世時曾說,曾祖一生征戰,滅國無數,但最感榮耀的卻是雍熙一敗。”
“戰雖敗,卻從遼人手中救回燕云漢兒無數....曾祖說,他一生以殺人立身,卻從沒想到過救人性命。”
..
楊懷玉眉頭一鎖,潘越此時說這些話并不合時宜,雍熙一役,曾祖之死多多少少與潘美不援脫不了干系。所以,雖然幾十年過去了,楊家對潘家依然心有嫌隙。
卻不想,潘越繼續道:“但曾祖也說,最后悔的同樣是雍熙一敗。救了人,卻折了最好的兄弟!”
“老將軍在上!潘家子孫代曾祖給您賠不是了!!”
....
說著,潘越把碗中烈酒灑于像前,然后重重地叩首三次!
唐奕一嘆....
楊家與潘家的恩怨糾葛剪不斷理還亂,就算楊業與潘美在世,大概也分不清誰對誰錯,更說不出個誰怨誰吧?
要非說怨,只能怨趙二得位不正而養出來的疑心病,助長了文人監軍的氣焰。
夢回百年。
周世宗柴榮與他的繼任者趙匡胤都是當世名主,而經過唐末亂世的洗禮,那時的漢人開始意氣風發,蓬勃向上。
那時的軍人攻城略地,天下無敵,用一次次的勝利把遼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但,正當中原一統,漢兒準備收復中華板圖上最后一塊失地的時候,趙大不明不白的死了!接過王朝權柄的趙二,遠沒有他大哥那樣的雄才大略。
身不正,則心存疑。
趙二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像大哥那樣,被人從皇位上送入深淵,甚至不知道,應該怎么去信任自己的將領。再加上自詡武神一樣的膨脹心理,使文人監軍徹底輪為了他監視和瞎指揮的工具,三軍主將倒成了擺設。
雍熙北伐,三路大軍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