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道:“你也不看看,咱們書院那都是一群什么牲口。我的水平比你還差點,怎么考?”
唐奕嘿嘿一笑,“沒事兒!好考,幫你想著呢!”
伸手從君欣卓那里接過一道錦軸,往沈括手里一塞,“看看吧,別頭試還能不過?”
沈括一頓,展開錦軸一看,更是目瞪口呆。
這是一封政事堂簽發的御令,也就是皇帝擬定,正事堂簽發的圣旨。
其間贊揚沈括在通濟渠疏通過程中的功績,特恩其蔭補入仕,官拜三司水部令史,從八品職銜。
......
吳育也看到了那卷錦軸,又看得他直咧嘴。
那可是官家御旨,怎么讓你們塞來塞去的?
更離譜的還在后面,沈括看完,略一遲疑,隨手一扔,錦軸又回到了唐奕懷里。
“不要!”
“......”
吳育徹底無語了,真是守得什么人學什么人,唐奕就是個異類,他身邊也沒一個正常的。
不要?
這娃到底知道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重要的不是這個水部令史的閑官,重要的是官身。
大宋舉考,名義上為了防止泄題舞弊,把有官身和爵位的舉子與白身舉子分開來考。名為“鎖廳試”或“別頭試”。
可是,那也只是個名義罷了。實際上,這就是給有官身、有爵位的舉子開的一個后門兒,別頭試的中率比貢院會試高得多得多。
可以說,水平別太洼,都差不多能中。
主要是,能進禮部鎖廳應進士的,不是官宦之后,就是有爵位在身的貴族,多多少少得放點兒水,顧及一下同僚的情面。
吳育心說,唐子浩本事夠大的,給這個沈存中要來了一個蔭補之缺。可是,他還不要......
“怎地?”唐奕不解道。“嫌官小了?”
沈括笑道:“大小有關系嗎?主要是,現在對當官沒興趣。”
呃......
吳育不懂了,還有對當官沒興趣的?
卻聞沈括繼續道:“等河修完了,我就回觀瀾,大郎把你那些個什么化學、物理、六分儀、氣壓計什么的,都好好地教給我就行了。估計這些個就夠我琢磨一輩子了,哪還有閑工夫當官!?”
唐奕聞言,一把攬住沈括的肩膀。
這可是沈括啊!
當官兒的沈括,哪有做學問的沈括有價值?
就算當了宰相的沈括又能怎樣?大宋不缺當官兒的,但是,大宋缺科學家。準確的說,華夏上下幾千年都缺科學家!
“好兄弟,還是你懂我!放心,我不虧待兄弟,每月補貼多給,按宰相的職錢給!不,翻倍!”
沈括知道唐奕不缺錢,也不推辭,“這還差不多!”
......
吳育覺得,不能再聽下去了,再聽下去,得氣背過去。
這兩位,就是一個瘋子加一個傻子。
傻子寧愿不當官,也要跟著瘋子干;而瘋子更是花兩個宰相的錢,養這個傻子來研究那些奇淫巧技。
吳育的價值觀在崩塌,他實在是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