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百姓們雖然沒有場中貢生想的多,但是,在他們看來,成王敗寇,只重結果。
唐子浩連中兩元,卻在最后一關臨陣脫逃,不管怎么說,這個結果,注定他不是今天的主角。
......
而正好觀瀾儒生走到近前的時候,宮城深處隱約傳來唱鳴。
“來了!!”
所有人再沒心思關心什么唐子浩,都豎起耳朵細聽。
場中登時鴉雀無聲,所有人無不幾乎靜止一般聽著那緩步而來的第一個名字到底是誰。
“一甲......”
“一甲,第一名......”
“一甲,第一名......開封、蘇軾!”
“一甲,第一名......開封、蘇軾!”
“一甲,第一......”
蘇子瞻的名子被連念了三遍。
”一甲,第二名,開封......章衡。”
當章衡的名字都已經念出來了,蘇小軾還是有點不敢相信,愣愣地指著自己,“我?......我第一?”
唐奕不無羨慕地笑罵道:“還等個屁?趕緊去啊!”
要是沒有遼朝的事情,這個最榮耀的一甲第一名,應該是開封唐奕,才對......
看著蘇軾又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
“咱們,兩不相欠......”
蘇軾當然不知道唐奕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唐奕到底欠過他什么。但是,這個時候他哪還有心思琢磨這個,頭名狀元啊,牛了個逼了啊!
興奮地就要往出躥。
可是,卻被曾鞏一腳給踹了回來。
蘇軾這才想起忘了什么,老老實實又退了回來。
按照舊例,那邊內侍大監傳臚唱名,得中者立馬要隨禮部的官員步入宮城,于殿上得圣恩御賜進士袍、笏。
可是,這是舊例。
第一名是蘇軾,第二名章衡,第三名也是觀瀾的學生,竇卞。
前三甲都唱完了名,卻不一見一個得中三鼎甲的貢士出列,連禮部引官都不急著上前催促。
唱名大監也不有疑,繼續高唱:
“二甲......蘇轍......”
“二甲......曾鞏......”
一連念了十余個名字,還是沒人出來。
這時候,有不名所以的百姓都有點急了,“什么情況?光聽名,你也得出來讓咱看看是誰吧?”
而見過幾次傳臚的人則是一臉鄙夷,“你懂什么?這十多人都是觀瀾儒生,照前兩科的舊禮,觀瀾儒生不管第幾,都要先行過謝師大禮之后,放可入宮聽賜。”
“哦,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兒啊!”
可是......
可是,今科有點不一樣啊?
前兩科觀瀾應舉的也就十多人,就算他們不上去,大有別人出來,沖淡了少人的尷尬。
可今科觀瀾有一百好幾十號人,而且皆是排在前列。他們不出去,這傳臚就好像獨角戲一般,光一群太監在那喊,一點意思也沒有。
......
別說百姓了,唱到六十多名,唱名的大監和禮部引官都急了,六十多名就出來兩個人,其余的都在底下站著呢,好像根本沒他們事兒似的。
趁著兩名間歇的當口兒,最外頭唱最后一遍的大監汗都下來了,問向身邊的人,“這......這還唱不唱了?”
不想,一個蒼老威嚴的聲音在其身后響起,“唱你的名,余事莫要理會!”
那大監一回頭,急忘恭敬回話,“小的聽老祖宗的......”
卻是內務省總管大監李秉臣出現在了東華門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