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面那幾十個,應該就是三省三司三衙,六部的屬官了。
......
唐奕臉色一垮,無語道:“用不著這么大陣仗吧?”
“用!!”卻是富弼走了過來。
先的高揖大禮,與唐奕和狄青深深一揖。
“諸公辛勞,受弼一拜!!”
唐奕和狄青手都不知道擺哪兒了,急忙上前攙扶。
“相公,折煞我等了。”
富弼被二人扶起,卻道:“不世之功,當此一拜!”
說完,才把話頭轉了回來。
“若是可能,陛下恨不得親至燕云,我們這些又算得什么?”
唐奕道:“其實有觀瀾眾生就己經差不多夠了,陛下只要派一得辯之臣來......”
“老夫知道。”富弼慈笑著接道。
“江山由將士們打下來了,下面,大郎且看我們這些無用文士的就是。”
燕云是收復了,但是收復絕不是終結,而是另一個開始。
十數州地,百余郡縣,原本行的是大遼的法,用的是大遼的官。現在一朝歸宋,卻要遵大宋的律,受大宋管制了。如何交接?如何過度?耶律重元的小朝廷如何安置?已經離群百年的燕云漢兒如何回歸?這都是問題。
且不說,古北關以北還有一個怒不可揭,視大宋為侵國仇敵的大遼。
耶律洪基是敗了,但還沒有退,是打是和,還未有定數。
......
歸根結底,大宋收回燕云不假,但卻非武力硬奪,有諸多取巧之處。大宋朝也不是一飛沖天,君臨天下。更不是盛世榮姿,中氣十足。
大宋還是大宋,還是那個千瘡百孔、傷痕累累的大宋。強宋,還只是一句空談。
“大郎且安心,接下來就交給老夫。”
唐奕點頭,他也想驅兵千里,直搗黃龍,也想北擊遼都,一錘定音。
可是不能,大宋僅有的二十萬可戰之兵都在古北關下。西北無守,國庫空虛,大宋可以威武一時,卻不能長勝一世。
最終,還是要靠文人的嘴來穩住局勢,贏得喘息之機。
“十年!!”唐奕緊盯富弼。
“相公只要給我爭取十年!”
“到時,不管是大遼,還是西夏,又或四海諸夷,大宋都會用刀和他們說禮。”
富弼點頭,面露憧憬。
“那老夫就等著你的十年。”
抬眼看向關外,“接下來,就要看司馬君實的本事,還有大郎下的那份餌料夠不夠份量了。”
唐奕隨著富弼的目光看去,露出一絲笑意。
“應該問題不大。”
“哦?”富弼輕疑。“大郎何來自信?”
“相公還不知道吧?”
“古北關一戰,除了一戰定燕云這個最大的戰果,還有一喜,一點不比燕云本身更輕。”
“什么?”
唐奕笑意更濃。
“耶律洪基的皇家近衛軍,打的只剩一萬了。”
......
————————
六萬皮室軍,經大定保衛一戰,損失萬余。古北關大戰,耶律洪基刻意保存實力,只以各部族兵出戰。不然,也不會二十萬大軍攻關,打了一個月也沒打下來。
但是,閻王營出戰,讓他不得不精銳盡出,然后......
然后,也就沒有然后了。
只一晝夜,送魂崗成了皮室軍的送魂崗,三萬余眾,盡數葬送。
大遼皇室的近衛精銳,一戰而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