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兄大可放心,正因為官家重視,才有此情勢。”
“哦?”耶律重元一疑。“這是何道理?重視還刻意冷落?”
唐奕解釋道:“大宋與大遼終不能開戰啊。”
認真地看向耶律重元。
“交惡,與兩國都沒有好處。所以,宋遼的關系自然處于微妙的‘友好’。”
“這個時候官家把重元大兄推出來,捧上天,那才是害了大兄。”
“萬一你那侄子以戰相挾,要大宋把你送回大遼,又當如何?”
“此時刻意把大兄低調處理,正是說明官家念了大兄的好,在保護大兄。”
“......”
耶律重元登時大悟:
“多謝大郎解惑,為兄真是......真是自尋煩惱了。”
唐奕再笑,“大兄明白就好。”
眼看就要到萬民之前,耶律重元急道:“改日為兄定登門拜謝,現在卻是不能攪了子浩的風光啊。”
唐奕欣慰道:“那就這么定了,我那有好酒,等著大兄前來一醉!”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說完,唐奕不再多言,打馬上前,迎著開封百姓,迎著大宋群臣而去。
......
——————
郊迎,唐奕經歷過一次,雖然沒有這次隆重,一下迎出三十里,但大體流程基本差不多。
無非就是宣一紙圣旨,都是漂亮話,擺酒、張樂、祭祀天地之類,最后再受百官萬民的拜禮。
風光是很風光,這可以說是舊禮之中除了拜相,天子對臣子的最大禮遇了,足見趙禎為了給唐奕抬身價、掙名聲出了多大的力。
但是,說心里話,唐奕對此真的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因為,他是出了力,他是花了錢、但他也在古北關下親眼看到了,真正用命為大宋保下那塊地的,不是他......
待郊迎首臣文彥博把趙禎的表功圣旨交到唐奕手里,場中一靜,大伙兒都認為這個時候唐奕得說點什么。
而唐奕面容肅穆,沒有一絲興奮和喜色,貝齒輕啟,宏亮之聲響徹全場。
“迎......”
“楊、公、回、家!!”
眾人一怔,心說,你著什么急?這時候不裝一波,不是唐瘋子的作派啊。
可是,已經不容大伙兒多想,唐奕讓出正位。
立時萬眾為之一肅,再沒心思吐槽唐子浩。
因為,楊業尸骸,大宋要了七十年,宋人盼了七十年,民間對這位抗遼英雄的敬仰之情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
此時,幾位鮮衣怒甲的將士已經抬著一口沉棺行來,正是每一個宋人魂牽夢繞的——楊公遺骸。
......
而行在最前,抬著棺木一角的,正是年余八旬的老將軍王德用。
楊文廣、楊懷玉,兩位楊家后人也在其中。
開封郊外,萬眾宋民眼睛瞬間濕潤。
楊無敵回家了,由大宋最年長的軍神,由楊家后人親手接回家了......
唐奕眼睛有些濕潤,猛然扯開嗓子高唱:
”老令公.......魂歸來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