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應舉,一來,檢驗所學;二來,以才效國。”
“而東華門外唱名之所以萬眾矚目、光耀當代,除了以上兩條,還因那千軍萬馬過獨橋,眾人皆黜我獨鰲的榮譽感。”
“草民若要取試,必要同年競考,分出個三六九等,方才痛快!”
“若要狀元之名,必要東華門外,昂首挺胸把天下仕子比下去,那才叫狀元。”
“功名......是考出來的,而非陛下賞出來的。”
“狀元草民若有興趣,四年之后,重返貢試拿來便是,何用陛下賞賜?”
說到這里,唐奕面色從容,眼神略有不屑,“這樣的功名......不要也罷!!”
......
廣場上有一頭算一頭,都特么聽傻了。
百官萬民也是服氣,要不怎么說他是唐瘋子,別人學也學不來呢。
這分傲氣,也特么是沒誰了!
看看人家說的那話:想當狀元,再等四年,去拿回來就是,何用皇家賞的不明不白。
“拿”......
人家用的是“拿”,說的就跟去自家地里拔棵蘿卜一樣簡單。
......
文彥博冷汗都下來了。
這幾天,他的認知就一直跟不上想像力,而想像力又跟不上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實。
本以為,白衣入卿相這事兒就夠玄乎的了,結果,趙禎來了一個天下第一科......
本以為,這個天下第一科、“特賞的狀元”就夠扯淡的了,結果,唐奕很不在意地來了個辭不受,要自取之......
把“蛋”直接扯上了天。
原來,比萬眾面前天下第一科更牛逼的,是在萬眾面前拒了這天下第一科。
高啊!
文彥博就差沒給唐奕上柱香了,敬仰之情那真叫一個滔滔不絕。
小師叔是真他-媽高啊!
只要往那案前一坐,名聲就算站起來了。
可是,不往那案前一坐,這個名聲......是特么飛起來了!!
大良賢士、深明大義、識體為公,自我犧牲......
只要是好詞兒,你就往他身上招呼吧,肯定錯不了。
而且,這么做還有另一層好處。
官家弄這么一出,是覺得愧對唐奕,覺得這于唐奕名聲有利。但這么做卻也不是全無壞處,至少朝臣們心里會不平衡,唐子浩這還沒拜相就這么寵著,待入了朝那還了得,自然會有擔心。
可是,唐奕這一不受,既得了名聲,又打消了朝臣們的顧慮。
至少,不管官家怎樣,在群臣眼中,這個唐子浩還是懂事兒的、識大體的、有分寸的......
......
話既然說到這個份兒上,趙禎就沒法再說什么了。幸而唐奕不受反而比安然受之效果更好,趙禎也就沒什么好糾結的了。
“幸得子浩,我大宋之福也!”
“陛下圣明......”
什么都不懂的百姓又一次山呼開來。
登時,宣德門大開,唐奕由正門、正道入宮。
這是新科進士才有的待遇,一生只此一次可走皇城正門入宮。
只不過,進士們走的是東華門,算是皇城的側門,而宣德門......
賈子明瞇眼看著坦然入宮的唐奕,心中更加陰沉。
一個瘋子已經夠可怕的了,而一個有分寸、知進退的瘋子,老賈真不知道將來要如何與之爭鋒。
......
大慶殿上,百官林立,天家高坐。
李秉臣手持錦軸圣諭,身后的黃門內侍手捧紫服大袍、長翅烏紗、白玉朝圭,一應官儀所用俱全。
待唐奕行至大殿正中,趙禎鄭重與李秉臣道:
“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