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怪不得陛下。”
“那怪誰!?”唐奕眼睛一立,都快失去理智了。“怪我嘍?”
“當然......也不怪你。”
“此次魏國公進京,說是給陛下賀壽,可是住下就不走了,誰都知道沒那么簡單。”
“他想干嘛?”
王咸英訕笑:“西北鹽改徹底斷了魏國公的財路,這次來,當然是想撈一點補償。”
“啊呸!!”唐奕猛淬一口。“哦,和著還真怪我啊?”
西北鹽改是他的主意,魏國公的財路也是他斷的,現在就拿老子的通濟渠給他補缺了?
“也不是。”王咸英和唐奕說不明白。
“你不是不知道,現在是非常時期,陛下......”
“陛下也是逼不得已,暫時安撫。”
其實,實際情況比王咸英描述的要嚴重得多。
在魏國公的問題上。滿朝上下都在給趙禎施壓。那位老國公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唐奕又不在京中,富弼等人也不在,甚至狄漢臣和那二十萬禁軍也牽制在燕云,官家獨木難支,只得退而求次,把通濟渠交給了魏國公。
“又是破財免災!”唐奕臉色陰沉,“他媽咱們大宋就不會別的了!”
“......”
王咸英又不能接了,破財總比大亂要好得多。
卻見唐奕猛的抬頭,瞪著王咸英。
“回去告訴陛下,溫和改革不是這么個溫和法,他這是在養虎為患!”
長點腦子就看得出來,那家伙兒所圖甚大,趙禎怎么還敢把通濟渠交給他?
“老子拼了命弄倒了汝南王府,他不能再立起來一個魏國公擋道!”
王咸英悻悻然道:“就是點錢財之事,總好過他在朝上給革新找麻煩。”
“......”
“要不,你回京得了。”
“有你在身邊,陛下還有些底氣。”
唐奕聞之一怔,隨后緩緩搖頭:
“夠了......也累了。”
大宋的文雅曾經讓他很向往,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這是個最美好的時代。
可是,當唐奕開始不是一個普通百姓,他又深深地痛恨這份文雅,甚至痛恨趙禎。
也許,他并不怪自己混到這個地步,被擠到了涯州。
也許,他并不怪趙禎人走茶涼,奪了他的觀瀾。
也許,他只是......只是見不得這個國家和皇帝的文弱與隱忍。
“拿紙筆來。”
吩咐仆役拿來筆墨。
王咸英一看,立時大喜,“給陛下寫信?”
“這就對了嘛,你說的話,陛下還是聽的。”
唐奕搖頭,運筆如飛。
“給魏國公!”
“給他?”大伙兒心說,你給他寫的哪門子信?
正迷糊著,那邊唐奕已經寫完了。
一把塞給王咸英,“幫我帶給那個老不死的。”
王咸英拿著信,低頭一看。
我噗!!!
當真是口水都噴到了紙上。
“這這這......這不是挑事兒嗎?”
只見紙上只有一行大字:
“敢貪老子一文錢,老子弄死你!!”
......
————————
今天只有一更了,下午送家具的大車進不了村,從村口到家,一里多地啊....折騰死我了,已累癱。
明天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