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唐介不咸不淡地瞪了文彥博一眼,之后默然離。
二人打算出宮直奔觀瀾,最起碼見到唐奕之后,了解細節才有定計。
那兩道目光跟刀子似的,剜得文相公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想跟著他們走,可是老哥倆一副嫌棄的樣子,讓文相公又抹不開那個臉。
惡狠狠地瞪向李秉臣,都是這閹人出的主意。
現在他得問問了,點頭到底什么意思?我會錯意了?
至于李秉臣....
走到文彥博身邊,竟然深施一禮。
“今日,多虧相公了!”
“你!!!”
文彥博一口氣沒上來,險些暈過去。
事到如今,他哪來看不出蹊蹺。
什么會錯了意?這老貨是故意的,這是讓他當槍使了。
剛剛在殿上,老謀深算的文扒皮腦子里都想著李秉臣的那個點頭兒,倒是把真正應該注意的細節都給扔到一邊兒去了。
反常在哪?
唐奕確實是惹怒了官家,趙禎也是氣憤難明,真動了殺心也說不定。
可是,可是趙禎真下定絕心了嗎?好像沒有吧?
可以看出,皇帝就算再怒,也保留了一分理智。那就是,叫來的人不對啊!
石進武,這沒得說。石家兩個兒子都在涯州,而且京城守備換了王守忠首推石進武,官家必須要他的態度。
但是,另外三個呢?一個自己,兩個諫官。自己是宰相,說的過去。
可是,這事兒關臺諫什么事兒?八桿子也打不著。
.趙禎叫“大宋良心”進來,不是來議事,而是來聽真心話的。
況且,包括自己,三人都是觀瀾鐵桿。既是趙禎的自己人,也是唐奕的簇擁。
要是.趙禎真想殺唐奕,會叫這三個人來給自己添堵嗎?
文扒皮現在才想明白趙禎的真正心理,那就是糾結、心神倶亂。
首先,皇權受到威脅,讓趙禎憤怒,讓趙禎恐懼,所以才做出了布置。
可是,那個人是唐子浩,深入民心、廣得臣意,又是他真的用了真情的晚輩。
功利的一面告訴趙禎,唐奕不能留了。可是,理智的一面又讓他再考慮考慮,猶豫不絕。
詔朝臣覲見,可以說趙禎并不理智,是憤怒之下的決定,已經把“家事”升級到朝堂的層面。可是,僅存的一點理智讓他叫對了人。
......
而自己上來就說唐奕不能留,讓趙禎很意外,反倒冷靜了下來,真正思考唐奕能不能留的問題,進而聽得進去唐介和包拯的話。
“你耍我!!”
文扒皮怒了。
剛才是一個極為微妙的情形,有一萬個如果讓趙禎痛下殺心。只有一個可能讓皇帝冷靜下來,那就是自己說不能留。
比如:
石進武要是給唐奕求情,那唐奕就死定了,因為兵權太敏感。
自己要是給唐奕求情,也好不了。因為宰相都倒向唐奕,就算是趙禎的親兒子,也容不下他。
唐介和包拯可以說,因為這兩個人是正義的化身。
“大宋的良心”不用考慮朝局,只論對錯、公道。唐奕不該殺,就是不該殺,也只有他們說話才有用。
可是,趙禎不一定聽的進去。
而且,必須是在前面兩個人都“回答正確”的情況下,唐介和包拯的話才有用。
李秉臣太了解趙禎了,而自己也太了解這閹人深明圣意了,信了他的那個點頭。
可是,那個點頭就是特么誤導。你們都如愿了,幫了唐奕一把,老子卻要坐蠟了。
唐奕要是死了還好,特么他要是不死,知道了我想弄死他,那死的就是老子了。
“大監謀害老夫!”文彥博瞪牛眼,氣的胡子都歪了。這幫沒卵子的閹人,沒特么一個好東西。
......
李大官淡然一笑,“相公說的哪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