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相爺眉毛一立,“子浩,今日是說王韶的問題,你別東扯西扯。”
“你們先回答我!”唐奕不容有疑,一臉的不耐煩。
賈相爺一陣氣悶,可是皇帝和眾臣都在,他這個打著“唐奕的人”標簽的存在,又不能太落了唐奕的面子。
只得答道:“部落各治,母氏為尊!”
“好!!”唐奕叫好。
十歲孩子都能答上的問題,賈相爺回答得很有水平。
“部落各治,蓋國生存境遇,以漁獵為主。且蠻荒世紀巨獸橫行,這才逼得人們要抱團!!”
“而有史可考,那時的生存環境極其惡劣,人們的壽命遠遜于今,致使繁育后代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母系氏族才能成為必然。”
“那咱們再往后數,至夏周之時,謂何治也?”
老賈還是不耐煩,但唐奕一看就是收不住了,只得做答。
“分封天下,王候列國!”
“對!!”唐奕又給賈相爺一個大大的表揚。
“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業興起取代漁獵,人們活的更安全,更長久,繁育已經不在是重中這重!!”
“所以母系氏族被更為強壯、能養活更多人的男性所取代。”
“而至夏初,部落各治的政體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土地,對擴張,對權力的需求,隨著不斷的吞并、蠶食,自然而然,國朝的概念漸漸形成。”
唐奕在眾人面前來回踱步,“天子分封天下,把人分為:王候、公、大夫、卿、士、民。三六九等,階級而治。”
“一直到先秦之前,民就是民,士就是士。民者,生也,只管種地紡織,畜牧納糧。拿刀的是士,掌權的是大夫卿。主宰天下的,則是王侯。等級森嚴,莫敢逾越。”
抬眼看向眾人,“對吧?”
大伙兒一陣嫌棄,特么還用你給我們上課?
捏著鼻子答道:“對!!”
“嘿。”唐奕奸笑。“對就行。”
“那兩漢呢?”
這回唐奕干脆也不問是何治法了,直接自問自答。
“暴秦為何而亡?”
“就是這等級林森嚴惹的禍!!”
“陳吳二人就是苦于嚴苛利法,苦于沒有上升通道,才喊出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而兩漢之間,認識到了這一點,給了那些有識之士上升的通道。”
“雖王侯公卿依舊森嚴,卻一直在嘗試著放開空間,緩解各階層的矛盾。”
“從舉孝廉到九品中正,兩漢一直到滅朝都在努力。”
唐奕看著眾人,表情嚴肅起來。
“諸位都是飽讀史書的名儒,后面不用奕來說,你們也當知曉了吧?”
“兩晉南北朝,繼續沿襲嘗試,卻成就了世家門閥,加上異族踏馬中原的慘痛過往,使得軍制之法也成了嘗試的一部分!”
“所以,隋時開放科舉,給平民,也就是諸位這樣的有識之士以升遷之機。”
“盛唐一朝,從都護府到府兵制,再到藩鎮亂國......”
“這都是嘗試!!”
“而經唐末之亂,太祖痛定思痛,立下了募兵之法,番戍(換防)之策。”
“以文治武,君臣共治!!”
“.....”
眾人一陣愕然,唐奕這番話,直到現在才聽出一些新穎與不同,并非粗淺之言。
但是,一時之間,大伙兒還是弄不明白,唐奕到底要說什么。
卻是趙曙乖巧地聽的出神,忍不住發問:“姐....”
“哦...”自知場合不對,暗吐一下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