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大一個農莊居然沒有人,這著實有些詭異。
三人轉了足足有一刻鐘,把范老爺和賈相爺累的已經額頭見汗,終于在村子的宗祠之中,見著了一個老嫗領著六七個最大不過二三歲的嬰孩兒。
“老婆婆,村上的人呢?”
老嫗顯然沒見過什么世面,若不是唐奕這個陌生人身后還有兩個老人家跟著,讓老嫗安心不少,說不定人家直接就關門趕人了。
可即便如此,老婆婆還是下意識的把孩子們都籠到身邊。
“你們是....”
唐奕怕驚嚇了老嫗,急急解釋:“我老少三人恰巧路過此地,見村上無人,甚是新奇,特有此一問。”
“哦。”老婦這才放下心來。
“莊上的人都去鎮上務工了。”
“務工?”范仲淹不由眉頭一皺。
先帝皇陵興建,用工七萬余人,確實浩大工繁。但是,朝廷就怕擾民驚戶,特意囑咐督建官員,除了匠人藝工取于民間,其余勞務皆出禁、廂兩軍兵勇,萬不可驚擾百姓。
怎么這一莊子人還是都出去務工了?
在范老爺看來,這里靠近皇陵所在,所謂務工,一定是去修陵了。
“這個李孝光!”范老爺登時就不樂意了。“膽子是越來越大!”
賈相爺卻是不太認可范老爺的話,“七月成陵本就急迫,李孝光為了工期,走一些捷徑也屬正常。”
“再說了...”
賈相爺老神哉哉,“這位老人家不是說了嗎?是務工,非是出役。”
“咱們又不是不給傭資,你急個什么勁兒?”
唐奕在一旁暗暗點頭,現在朝廷不差錢,關于修陵所用工匠的擁資可是不低的。
其實,唐奕覺得范老爺這回倒是有點矯枉過正了,大宋這個操蛋的祖宗規矩,也就是死后修陵。
誠然,這個規矩避免了奢靡浪費,七個月就是修出花兒來,能花多少錢?
但是,這么短的工期,也確實增加了修陵的難度,不從民間用工幾乎是不可能的。
心里是這么想,但是唐奕還是沒有幫腔,而是轉頭和聲地問向老婦,“老人家,可知修陵那邊給傭工多少月資?”
老婦還在奇怪,這兩個老頭兒看起來和和善善的,怎么說吵起來就能吵起來呢?
聽唐奕發問,急忙回答。
“哦,官府的人確實來招過工,傭資給的也....也還行吧。”
“日傭七十文,一個月下來,每人能拿兩貫多錢。”
“你看吧,兩貫多呢。”賈昌朝好不容易頂了范老爺一把,登時來勁。
兩貫多放在京城只能算是一般收入,可在這窮鄉僻壤,卻是不少的數目了。
范老爺哪肯服氣?
“可是李孝光也不能什么人都拉去充數吧?”
這莊子就剩一個看小孩的老婦,說明什么?說明上至幾十年的老公老母,下至十來歲的少男少女,全都去務工了。
修陵的活計哪有什么輕巧活兒?又老又少的,去了能干嘛?
“這不就是充數嗎?”
而唐奕在一旁卻是不同想法,因為兩貫多一個月......這個數字不對。
早在建陵之初,唐奕就知道,為了趕工期,從民間雇工是再所難免的。
所以,這個民夫的月資不但是唐奕親自首肯,而且每個月應該給多少錢也是他親自訂下的。
他清楚的記得,他當初定下的數目是:每人每月一貫五百文!
沒錯,比兩貫多還要少。
無它,這事兒唐奕沒必要大方,所以是結合皇陵所在地的實際情況給出的月資。
他好奇的是,怎么到了李孝光這兒,不但沒有苛扣,反而漲了不少呢?
結合老嫗所說,還有這老少通吃的實情,唐奕琢磨著,李孝光不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