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奕只是提出了一個長遠的內部規劃。
具體要怎樣實施,卻是要更加細致的思考和實踐。
不過好在大宋朝堂環境尚好,再不用像從前那般有扯不完的皮,爭不完的派系。
這一點唐奕不得不再次感激趙禎,先帝在臨終前,用他的仁慈最后一次把爭斗消于無形。
留給趙曙和唐奕的則是這眾志成誠的一片祥和...
...
————————
與范、賈兩個老頭兒所議之事,唐奕說干就干也不等回京之后再說。
一夜不眠,早上從范師父那里出來,就把刑部兩個陪靈來此的屬官、昭文館學士還有三司的司馬光等人叫在一處。
而伙兒還挺奇怪,這三個衙門口兒可是八桿子也打不著。
一個主司刑獄律法、一個翰林館閣,還有一個管錢袋子的,怎么就把他們湊一塊兒了呢??
殊不知以后像這樣的多衙聯動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常規。
現在的改革,與范相公的慶歷新政已經完全不同,不再是幾個相公羅列出諸多陳條就算完事。
多衙參與,集思廣益,因地制宜,這才能保證少走彎路,多辦實事。
...
司馬光等人,聽了唐奕的表述,才算勉強明白,原來是要給雇傭童工,還有坊間用工關系立法。
不過這倒是新鮮,誰也沒明白為什么突然冒出這么一出。
有這個必要嗎?
唐奕沒辦法,解釋了半天,可大伙兒還是不大理解。
最后這貨來了個狠的...
讓司馬光還有一幫文臣....下基層。
離先帝入陵還有半個月,這半個月司馬光也就別干別的了。就到皇陵附近各村鎮的作坊里去體驗體驗。
深入群眾、融入群眾....了解群眾!
結果....
司馬君實在心里差點沒把唐奕罵死!!
“特么損不損啊你?”
堂堂朝廷命官,你讓我們下去看一看也就算了,還特么深入、融入、了解??
那不就是....讓他們也去作坊里去看紡車嗎?
...
司馬君實發現,自從認識了唐子浩,怎么就從來沒順當過。
這孫子是一個坑接著一個坑的埋他...
現在可好....直接發配到作坊里體驗生活了。
....
——————————
不過埋怨歸埋怨,還真讓司馬光等人下去之后,還真就看出很多的問題。
比方說唐奕一再強調的童工。
看紡車并不需要過多的體力,接線添紗七八歲的孩子就能干。
當的活一點不比大人少,可是很多作坊主,卻只給童工相當于成人一半的傭資,有的甚至更少。
而百姓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其中利害。
反倒覺得十來歲的小孩,能為家中添一份收入,雖然少,但也聊勝于無。
是好事。
而且,幼童務工還遠遠不止傭資的問題,其滋生出另一項巨大的隱患,讓司馬君實這種見過大場面的人都暗暗心驚!
那就是....人販子。
短短幾日,司馬光居然就在皇陵邊上的一個小鎮上,發現了十幾個無名無姓,也說不清來路的幼童。
這些都是搗子從外地拐騙販賣過來的。專賣給毛紡作坊務工之用。
這些孩子可是沒有工錢,作坊主只管飯,還不一定吃飽,且沒日沒夜的盯著紡車,慘淡至極!
這可只是一個不到萬人的小鎮啊,就被司馬光發現了十多個!!
而且這十幾個還是罷在明面兒上一眼就能看穿的,那些被恐嚇不敢說出來的,或者司馬光沒看到的,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而在整個長江以北,廣闊的大宋疆域之上,像這樣的紡織小鎮,眾若繁星!!
司馬光都不敢往下想!!
那得有多少孩童被拐賣??
長此下去,還了得?!
...
這還只是所謂童工的問題。
另一方面,成人傭工也如唐奕所料存在著諸多弊端。
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勞作時間!
每月三貫多錢的傭資確實不少,可是這份錢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一來是作坊主有諸多條陳克扣傭資,有些甚至荒唐的理由都被他們搬了出來。
比如說,為了讓傭工多干活,坊主規定傭工們每半日只許去一次茅房,超過要扣錢。
而每日勞作都有定額,達不到也要扣錢。
甚至因為沒有管束,勞作的時間也是由作坊主隨意規定的。
司馬光在一家作坊里居然發現,這里的傭工每日最少也要干八個時辰的活計,忙的時候甚至九個時辰!
傭工們為了賺那三貫多的傭資,只得忍氣吞聲,任由坊主盤剝...
總之,都不用去別處,單單這一個小鎮的傭工之務。
一個字便可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