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誰輸誰贏,尤未可知!”
......
唐奕此時要是在這兒,非哭出聲不可。
耶律洪這廝,下死手了啊!
真讓他把這一系列事情辦成,那天下二分之勢已然是不可逆轉了。
有時候就是這樣,這世間的聰明人不光唐奕一個,這世間的運數也不可能永遠站在大宋這一邊。
耶律洪基,這個唐奕一手調教出來的敵人,卻是開始露出了他的獠牙。
不過還好,縱使耶律洪基選對了路,且算無遺策,目標遠大,可是耶律洪基還是算錯了一點,那就是:
大遼在前進的同時,大宋也在前進,而且......
速度遠比大遼要快得多!
......
——————————
五年,如白駒過隙,轉瞬而逝。
五年間,大遼帝國在明主圣君——耶律洪基的帶領之下,萬眾一心,近乎瘋狂的在追趕著大宋的腳步。
十萬女真戰兵一路向西,瘋狂挺進。所過之處,遼人實行幾乎破壞性的政策,瘋狂掠奪西域人口。
原本,高昌、回紇、黑汗諸國在整個西域有近五百萬人口,可是現在,除了絲路古道沿線城池尚可用“繁榮”二字形容,各國他地十城九空,皆被東遷。
遼國腹地人口從兩千兩百萬,只五年就激增兩成,達到兩千六百萬。
而隨著大遼鐵騎越過雪山,進軍朱羅、東亞,源源不斷的色目人種更是向中原涌入,成為大遼這臺瘋狂機器中的一部分。
北方。
原本的女真、渤海國、高麗屬地已經被耶律洪基改造成了大遼的后方糧產重地,引進大宋的玉米、番薯,還有耐寒稻種,使得糧產逐年激增,填補著越來越多的人口所帶來的糧食壓力。
一年前,大遼財稅首次突破千萬貫宋錢。
而今年....
一千五百萬之數雖有相當一部分有戰爭財的成份,可這也足以讓遼朝上下干勁十足。
一個個仿佛看到:超越大宋,碾壓大宋,擊敗大宋的一天......就在眼前!
經過五年的發展,大遼現在有精兵六十萬,還不算十萬鐵浮屠。
沒錯,十萬鐵浮屠!
對于這種重裝碾壓,除游擊、攻城皆是無往不利的戰爭巨獸,耶律洪基有著近乎偏執的喜愛,不惜重金,蓄養十萬之數,為宋遼之戰做準備。
據密報所知,大宋鐵浮屠的數量五年間就沒變過,還是閻王營那一萬鐵甲,而且是藏著掖著,當寶貝供著,從來沒出過開封,更沒有戰場經驗。
耶律洪基甚至有點期待,十比一!!
這樣的懸殊之下,你大宋的鐵浮屠就算是真正的鐵疙瘩,也給你們踏成鐵餅!
......
而反觀大宋,這五年間,除了內部改制尚且順利,對外戰事卻是沒有什么建樹。
西南的吳哥、吐蕃、大理聯盟已經存在,即使沒有與宋對戰,卻也仍是威脅。
而在西奈半島,宋將楊文廣,加上一個蘇瑪,居然五年不得寸進,固步西奈。近在咫尺的大馬士革,還有圣城,卻是怎么也打不下來。
這要是換了大遼鐵騎......
即使耶律洪基已經不是自傲、浮夸的紈绔,也覺得最多三個月就能讓阿拉伯人俯首稱臣了。
歐羅巴還好,大宋在歐羅巴戰場的成效算是唯一說得過去的了。
與西撒克斯聯盟已經打得東羅馬節節敗退,占據了大半個歐羅巴。
不過,這一點耶律洪基反而不擔心,他甚至希望大宋再順利一點,最好把整個歐羅巴都占領了。
因為歐羅巴的情況,通過這五年對這天下的全新認識,耶律洪基基本上已經摸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