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與列強墊底的意大利,財政收入約4,000萬英鎊不能比,但是確實很可觀。
要知道列強的水準,可是天差地別,意大利4,000萬,奧匈7,500萬,德國與美國約14,500萬。
而英法就更恐怖了,英國本土財政收入17,500萬,殖民地收入16,000萬,法國本土收入14,000萬,殖民地5,000萬。
英國的殖民地收入,超過德國本土收入,而法國殖民地收入雖然差點,但也碾壓意大利。
從這就可以看出,為什么德國與意大利那么嫉妒英法,想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不過,巴西一個優點,財政收入3.500萬,而支出也就1,800萬左右,絕對的財政盈余。
造成這種原因,其實很簡單,雖然共和政府腐敗無能,橫征暴虐,但是巴西家大業大,陸海軍加起來3萬,教育,基礎建設等等投入很少,所以財政支出很少,大部分都被貪花了。
巴西不像一些列強收入高,支出也高,很多都是財政赤字。
像什么奧匈,日本,意大利,一個個財政赤字,如果擴軍備戰,那會更慘,根本就沒有戰爭持續力。
巴西如今的財政也不富裕了,國王要進行改革,引進技術,這種種花費,已經極大地消耗了過往的財政贏余積累,現在賬戶上也就2200萬英磅左右,一次性抽出1000萬以上英鎊,太難了。
對于亨利的難處,費爾南迪斯表示了理解。
“一次性抽出1000萬英鎊,確實難,不過有700萬英鎊也夠。”
費爾南迪斯,是布拉干薩王室的貴族集團成員,也算唐寧的心腹,知道不少事情。
“先支付英國的定金,德國的往后放一下。
反正德國現在有求于我們,我們可以用鐵礦石出口暫時頂一下,年底定金再給他們。
亨利閣下,最近就麻煩你了!”
費爾南迪斯通情達理,對自己也很尊重,亨利當然要積極表示。
“都是為了王國末來,這是我的榮幸。
700萬英鎊,我回去后,就把它籌集起來,明天就交付給你,不耽誤國家軍務大事。”
“謝謝!亨利閣下。”
在手下大臣們努力工作的同時,唐寧這個國王也沒有閑著。
讓德裔三個大臣,據德國技術談判,其實也是一種試探,效果非常明顯,很快讓唐寧認識到了巴西德裔的不可靠。
所以很快,唐寧就調整了談判人員。
與德國談判,由意裔的外交大臣托尼,帶著工業大臣愛德華,社會就業與副利大臣高斯,來主導。
意大利裔,重來沒有這樣受過巴西高層這樣的重視,唐寧相信,作為意大利裔的代表的托尼,知道該怎么表現。
為了巴西發展,德國的技術很重要,法國的技術也很重要。
法國如今的資本非常爆棚,號稱高利貸王國,連工商業惡劣的俄羅斯都投資。
英國資本,巴西吸收不了多少?
那法蘭西資本,唐寧還勾引不了?
英裔事務大臣高文,就是唐寧派出與法國資本談判的代表人員。
法國也是缺優質鐵礦的,阿爾薩斯洛林可是在德國手上,雖然殖民地鐵礦有很多,但是質量堪憂,巴西現在也是能滿足法國。
當然就算沒有鐵礦,以巴西潛力,以及求開放的態度,法國資本還不聞著味過來。
雖然化工等技術轉讓,法國人肯定不會便宜,會錙銖必較,謀求更多,但是他們貴在真實啊。
高利貸帝國的聲譽,還是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