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過雖提出開關之策,并開出了優待的條件,但在這一策的實施過程中,吳國子民的保障一直是他考慮的第一要素。因此,他不僅借了負責宮城護防的呂威,還帶了一位擅長處理民事的才俊——范綢。
說起來這范綢,還是蔡遙出使陳國前向吳過舉薦的,二人是同窗好友,蔡遙入仕后,范綢一直報國無門,才無所施,因此人如其名,整日犯愁。在朝堂上聽聞吳過要到溫嶺城開關,料想需要一個處理民事的幫手,蔡遙便將范綢舉薦了過來。這范綢的能力倒也不俗,吳過到此間的諸多做法和今日議室問辯,多是范綢的理念。
會議直開了一整天,才將諸事定下,各司各部分配好工作,吳過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住處時,見阮昀早已備下了酒菜。見著吳過,阮昀眉眼彎笑道:“今日諸事已定,宜食酒肉!”
雁蕩山腳下,每隔兩天便會熱鬧一番,關前的大道兩旁會擺滿數百張的攤位,有賣糧米的,有賣活魚的,有賣瓜果蔬菜和飛禽走獸的,還有的賣一些奇珍異寶,也無需吆喝,誰有需要上前搭話就是了。
一個皮膚黝黑,身材精瘦的少年拎著一只剛捕到的鹿來到集市,向米鋪老板怯怯地問道:“聽說打到的獵物可以拿到你這里換米,這是一頭強壯的成年雄鹿,我沒有傷到它,皮毛都是完好的,能換多少米?”
米鋪的商人接過雄鹿,上稱稱重后道:“喲,個頭不小呢!”打量著少年問道:“你打到的?”少年重重地點頭“嗯”了一聲。
商人估算了片刻,道:“給你二百斤米,怎么樣?”
“這么多!”少年又驚又喜,滿眼星光地看向商人。忽又問道:“大叔,你知道哪里有賣藥的嗎?我剛才轉了幾圈,沒有找到。”
商人回道:“藥怎么會在集市上賣呢,城中有醫館,有藥鋪,不會來這里擺攤的。”
少年聞言望了望六七丈高的雁蕩關,和那緊閉的關門,星光黯淡,垂下眸子,過了幾息,忽又抬起頭道:“大叔,我只要一百斤米,剩下的一百斤,你下次出攤的時候幫我換幾副藥可以嗎?”
商人望向少年,笑道:“下次出攤?沒有下次嘍!”少年驚呼了一聲,商人又道:“太守下了令,明日就開關了,你要是想買什么可以到城里去,這里的集市自明日起便不會再開了。”
“開關?我們可以進城里去了?”
“當然啦,不僅可以進城,你若是想留在城里居住,太守還會給你分配耕地,建造房屋,可以自己耕作,以后就不用換米了。”商人說道。
少年滿面難以置信,驚嘆道:“會有這種好事!”
當日,不少從集市回到部落的人都聽到了這個消息,并且把消息帶回了部落,有人相信,有人懷疑,但在能獲得更好生活的機會面前,還是有不少人想去試一試。
雖然大部分人都是部落一起生活,可以相互照應,但部落與部落之間,也時常發生沖突,戰爭也是常有的事,戰敗的部落輕則上貢賠償,嚴重的甚至可能被奴役或滅族。許多人雖未曾到過漢人領地,但也聽聞過,漢人遵循法度,打架與爭斗都是明令禁止的,對于一些實力稍弱部落來說,若能換個不受人欺凌的環境,已是幸事,更何況是有機會去到富庶的漢人領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