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王府內,白瑞、中師節度使王昌的副將王尋、王銘府中的人張旗正在討論事情。因為凌過譯終于決定要以武力奪得皇位了,如果又花個十幾年成為太子,但是父皇依然身體硬朗,那自己這個太子之位實際上并沒有什么用,父皇依然想廢就可以找到理由廢,除非自己做事真的一點點紕漏也沒有,但是奪權之路何其艱難,誰人能完美無缺?而且被廢的太子再次成為太子史無前例,自己被廢除太子之位之后一次都沒有見過父皇了。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在爭權的路上一步一步把其他的皇子都置諸死地,這樣父皇沒有其他人選,就算自己犯了錯誤,批評即可,廢不了。可是這十幾年來自己真的太累了,繼續按部就班前面的路實在是漫長,不如直接來個痛快,成了自是一片大好,自己多年夙愿得以實現,再也不用如此煎熬了,若敗,那便是成王敗寇,自有天命。
香雪蘭雖不知道他們商討的內容是什么,但是只要將兆王府中的這些個動靜告訴溫離賦,溫離賦便推測到凌過譯要開始行動了,那么王昌身邊的第一大副將陶也是時候啟用了。
把陶也變成棋子溫離賦足足花了七年的時間,從決定踏上復仇之路的第二年就選定了這個目標,從陶也當時還是一個什長被陷害偷盜軍銀開始、妻兒被山匪綁架、上陣殺敵負重傷撿回一條命,到替王昌擋刀、清除軍中敵方暗哨、斬殺叛變牙將,一步一步取得了王昌的信任。而這其中也多虧有江辭的幫助,現在陶也的小兒子就在青舟江中,說是讓其鍛煉,但是最重要的是防范陶也不聽話。
凌過譯他們制定了很好的行動方針,先是由王銘偽造圣旨,蓋上仿制的玉璽印章,圣旨上寫著皇帝陛下被立王劫持,命兆王速帶中師軍進京營救,如此也師出有名。王昌本就是凌過譯一伙的人,自然對圣旨“深信不疑”,他身邊的兩大副將陶也、王尋也絕對聽從王昌之命,這三個意見一致剩下的幾員將領也不會認真看圣旨,只會略掃,于是這道假圣旨便蒙混過關。節度官兵只聽兵符號令,而且聽到圣旨更沒有理由拒絕了,于是凌過譯和王昌領著中師各將士直接攻向新都,中師軍本就是大渠內離新都最近的皇城外軍隊。與此同時白瑞在宮中背后襲擊殺死現在的羽林軍總統領黃霖,拿到他手上皇帝御賜的羽林軍統領金牌下令將皇城和皇宮的各門打開,城門大開,中師軍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直抵宮內,奔向皇帝。凌過譯他們特地選了四月二十八這個時間,因為這天是高貴妃的生辰,照例皇帝會去興慶宮陪高貴妃過生辰,立王每年的這個時候也都在,皇帝賞賜完物品之后因為高貴妃喜愛賞舞賞樂興慶宮內便會歌舞四起,對外面發生的事情就感知遲鈍了。既然白瑞已經殺死黃霖控制了羽林軍,那興慶宮外面的那些公公宮女便能完美地控制住,而且還會讓自己的小公公在興慶宮外放煙花掩飾,更好地遮掩宮外的聲音。羽林軍如若見了皇帝陛下自然不會看統領令牌了只聽皇帝的,但是待皇帝反應過來重新掌管羽林軍后已經來不及了,更別提更遠的其他軍隊了,中師軍早已殺入皇宮,宮中血流成河,而宮內的三千羽林軍完全不是四萬中師軍的對手。王昌會和陶也、王尋帶著三十個忠于王昌且武藝最精的士兵沖向興慶宮,到了興慶宮,三十個精銳士兵與宮外的羽林軍對仗,王昌、陶也、王尋直接進入殿內,此時殿內只有凌徹、高貴妃、立王和幾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宮女公公,王昌他們三人武藝高強,輕易就可以將其殺害,立王如今的身體已是動不了武,凌徹就算武功高也絕對敵不過他們三個人的攻勢,于是殿內所有人都會被一一殺害,殺完之后對外謊稱王昌趕到時立王已將皇帝殺死,怎么殺的不重要反正他們都已經死了,之后王昌將造反的立王和高貴妃就地正法,消息一出外面的戰事也停了,王銘、凌過譯早已在一旁等候多時,這時候再由王銘出面主張君主已亡,立王更是因造反而死,兆王平叛有功,又是現在眾皇子中唯一能擔大任的,應擁立兆王為新君!王家、袁家、兆王這邊的臣子呼應,反對之聲由中師軍殺了也正好。最后兆王順應天命登基為帝。
前面的事情跟計劃中的一模一樣,一切都進行地非常順利,直到王昌進入興慶殿內卻發現事情出了意外。興慶宮內,高貴妃已經嚇得癱坐在地上,其他宮女公公已經死在了屠刀之下,凌過爾和陳公公本來擋在凌徹和母高貴妃前面,但是凌徹卻是拔出了自己的劍把凌過爾拉到后面,看著前面的三個逆賊,憤怒中又帶著高傲:“過爾你退下,就憑這三個人還殺不了朕!朕要砍了他們!”
王尋大喝一聲舉起刀準備沖向凌徹,卻不料背后突然被人刺了一劍,而刺向他的正是陶也。王尋倒在地上不可置信地睜大眼睛:“陶將軍,你、你、你……”隨后一命嗚呼了。
王昌也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陶也一向對自己是最忠心的,現在這是怎么回事?他大聲吼道:“陶也,你干什么?”
陶也假裝害怕:“王將軍,我突然害怕了,這是弒君之罪啊!將軍你也收手吧。”聲音還帶著顫抖,挺會演。
王昌生氣地吼到:“你害怕個毛線。”剛說完脖子上突然被架上了一把劍,不知何時凌過尚已經站在了他身后,拿劍對著他。
凌過尚一手捂著流血的腹部,一手拿劍指著王昌,咬牙切齒到:“王昌你敢造反,還不投降!”
陶也一個人就打得過王昌,更別提這時候還多了一個凌過尚,雖然凌過尚受傷了,但是他們兩個人毫無懸疑地將王昌拿下了,王昌妄圖掙扎,陶也一劍刺向了他的胸膛。隨后陶也從王昌身上搜出兵符,在凌徹的授意下跑到殿外,舉起兵符,大喊:“兵符在此!中師軍聽令,王昌假傳圣旨,已亡!陛下在里面安然無恙,不知情者立刻投降,可免一死。”中師軍只聽兵符號令這一點一開始幫了王昌那方,現在卻幫了陶也這方。
殿內,凌過尚捂著腹部跪在地上:“父皇,兒臣救駕來遲,請父皇治罪!”
凌徹擺擺手:“治什么罪,你救駕有功,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