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下來之后,孫侯也是回過神來了,一時內心活絡了起來,居然有這種好事?
于是唯唯諾諾地問道:“老爺爺,請問您說的都是真的嗎?”
老者拍著胸脯振振有詞:“當然是真的,整座城市誰不知道我申富最講信用了!”孫侯聽到老者的名字,心中咯噔了一下,顫抖地說:“您、您說您叫沈富?是那個沈陽的沈嗎?”
老者疑惑地道:“沈陽是什么意思?老夫姓申,三令五申的申。”孫侯心中一松,連忙賠笑說誤會誤會。這時候他確定不是穿越到了元朝了,內心一定,想起了這難道是考驗自己的定力?那自己是不是應該拒絕老者的誘惑以示自己定力極強呢?
老者見狀,倒也不急,仿佛給孫侯足夠的考慮時間,于是端起座位旁婢女剛剛熱好的茶輕輕的吹氣。
時間緩緩流動,孫侯想好了,這應該就是對自己的考驗,所以準備對老者說抱歉,他不能答應。
然而在他剛準備開口的時候,門外傳來一聲天籟般的聲音,他就像是被施展了定身術一樣,無法動彈。只聽那道聲音說:“爹爹,家里來客人啦?”孫侯艱難的一點點轉頭,看向門外,只感覺周邊的空間都凝固了,一位仿佛從畫卷走出的絕世佳人蓮步輕移,一根鑲嵌著數顆珠寶的發簪穿過柔順發黑的頭發,幾條白色發帶隨風飛揚,明眸皓齒,薄薄的嘴唇緊緊地抿著,膚如凝脂,雙手執扇于胸前,露出修長的玉指一身長裙鋪地,藏住了引人遐思的身形。
佳人目不斜視地看著前方,經過孫侯的面前,孫侯聞到一陣陣如雨后青草般的清新氣息,雙眼迷戀著看著女子。只見女子走到老者面前,微微欠身,輕聲的說:“女兒給爹爹請安了。”老者老懷大悅,連忙說:“哈哈,乖女兒,來,看看我為你挑選的未來夫君如何?”眼神示意孫侯的所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女子這才轉身,發簪上懸掛的金屬與耳鏈接觸,響起風鈴般清脆的聲音。孫侯一開始沒回過神來,一接觸女子清澈的眼神,瞬間回神,狼狽的抹去嘴角的口水,急忙起身,四不像的擺出一個古代人抱拳的姿勢,口齒不清的說:“你、你好!”女子呆了一下,“你好”是什么招呼?孫侯見狀,連忙解釋:“就是,就是兩個人相親,哦不,是兩個人相見,才打的招呼,是我們鄉下的習俗。”
女子撲哧笑了下,想起什么,連忙用扇子遮掩笑意,弱弱的說:“公子見諒,實在是公子乃有趣之人,奴家忍不住,絕對不是取笑公子的意思。”
孫侯聞言連忙擺手示意自己不在乎。女子笑著沖著孫侯點了點頭,又轉身朝著老者點了點頭,然后臉色微紅的小步離開,頗有落荒而逃的意思。老者看到,哈哈大笑。
孫侯看著女子離去的背影,一時間大感遺憾,沒能多看幾眼。老者把他的神情看在眼底,笑吟吟地像個老狐貍一樣,笑著說:“這位公子,剛剛那位就是小女了,公子覺得如何?”孫侯意猶未盡的回答:“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啊!”老者聽到如此之高的評價,瞬間開懷大笑。
孫侯突然心中一動,小心翼翼地問老者:“請問老爺爺剛剛說要把您的女兒嫁給我,可是這位姑娘?”老者撫須,點了點頭。
孫侯心中大喜,這簡直就是他的夢中情人啊,更別說這位老爺爺家財萬貫,德高望重的,這不正是自己一直以來渴望的生活嗎?即使是虛幻的,但是自己體驗過了,也不枉走此一生了。
唐棠感覺不對勁,好像孫侯的心智被蒙蔽了,剛想提醒,這時候響起星魂的聲音:“大人,還請不要干預試煉,此情此景全是試煉者心中所愿。修道之途危險無比,誘惑無處不在,如果連這點明知虛幻之物都無法克服,又如何走上大道呢?”
(本章未完,請翻頁)
唐棠心想,確實,如果連這點都克服不了,日后渡劫則心魔難過,落個身死道消,下場比現在還要慘。于是沉吟了下:“可否通融一下?“畢竟唐棠已經再次自封,是以這一世人格為主導的,看到死黨要掛科了,當然得扶他一把。
星魂遲疑了下,這是想走后門啊,但沒辦法,唐棠不是一般人,即使自己這次阻止了,他也有自己的方法讓孫侯踏上修煉,現在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呢。于是傳音:”那我后面再次設置一個考驗,若他能夠證明其品性不差,我就讓他通過,你看如何?“唐棠點了點頭,表示可以。
再說孫侯自從看了申富女兒之后,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老者的條件,從此夫唱婦隨,掌管諾大的家產,一時風頭無兩,意氣風發,達到了人生巔峰,再也不見現實中那個懦弱膽小、自卑的身影了。
在這樣的生活中過了十年后,孫侯漸漸有了上位者的氣質,人也變得自信從容了。這一年,天生異變,各地頻鬧旱災,糧食顆粒無收,越來越多的難民涌入城市,一時間,城市開始變得混亂不堪。孫侯的生意也遭受到了影響,看著城內無數的難民流離失所,胸膛內那顆早已被財富權力腐蝕的心顫抖了一下,覺得他們太可憐了,于是想把自家所屯之糧分發一些給難民,并且想招聘一些難民做事。
然而此舉遭到了妻子兒女的反對,說他這樣會觸動到別家的利益,城內并不是自家一家獨大,若是引起群攻,他們將會在劫難逃。孫侯看到他們反對,雖然他們說的沒錯,但是心里卻難受,他還沒忘記以前家里窮的時候,也是有親友們的幫助下,一家子才度過一個個難關的。所以整日茶飯不思,唉聲嘆氣,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妻子和兒女看在眼里,不忍心看他日漸憔悴,怕他身心有恙,于是都支持孫侯的決定,開倉放糧。孫侯大喜,連忙組織相關事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