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輕敵了。”匈奴王帳內且鞮侯單于平靜的看著對左右匈奴王們:“這是漢軍精銳不是普通士兵。”
“單于說的極是,這些漢軍的弓力,射程比其它漢軍都強很多,甲士也都是身高力壯之徒,絕不是普通漢軍。”匈奴左谷蠡王端著酒杯回思著。
“要把他們調動起來慢慢打,不能直沖硬攻。”匈奴左賢王斟酌道。
“單于,把人都調過來滅了他,不然區區五千漢軍步卒就能大匈奴土地上上橫行,咱們就沒法活了。”右賢王一口將酒倒入嘴中大吼起來。
看著帳外茂盛的綠草,單于思索片刻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左賢王,右賢王把你們臨近的人都拉過來,咱們盡早吃掉這股漢軍,讓孩子們的牛羊可以放心的養上秋膘,安安穩穩的渡過冬天。”
匈奴人聽聞皆大叫該當如此,徹夜高歌痛飲派出調兵的匈奴使者連夜撒往各地各部落。
匈奴是一個散居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國家,以單于為國家最高統帥,在國家中心地帶建城為都命為:單于庭,眾人又稱其為龍城。在單于之下又分為左右賢王,其下又有左右谷蠡王等眾多小王分管各自部落及部落聯盟。各有自己的勢力范圍平時各自過日子,打仗時合兵一處一起攻擊。人民從小騎馬射箭單兵作戰水平極強,但受制于技術水平落后,這些年與漢帝國的征戰中往往處于下風。
“有勞監軍司馬向陛下報捷了,李將軍我看咱們明天還是啟程回撤吧,咱們兵少且是步卒,打敗匈奴容易追擊殲滅就難了,趁勝回撤是萬全之策”漢軍軍營內中年漢將思慮了許久鄭重的向年輕將領以及監軍司馬建議;
“我看可以,此戰咱們已經大勝,各方面都可以交待的過去,安安全全的回去必定是大功一件,按律是可以封侯的。”監軍司馬立即接口,又用期待的眼光看著年輕漢將。
“你們說如果這會我帶精銳突襲匈奴大營能不能活捉單于?”年輕漢將言畢哈哈大笑,看著臉色驟變的二人慢慢收斂笑容:“現在的這幫兄弟都是我從荊楚之地帶出來的壯士,又花了數年訓練才成為現在的樣子,放眼天下都是一等一的精兵,如果就此冒險折損就實在太可惜了。”言畢頓了一頓又微笑起來:“我看還是要向陛下說明情況,咱們徐徐往回走,請陛下派騎兵過來接應。如果匈奴人不追,咱們和騎兵匯合后再回頭橫掃匈奴,如果匈奴人追擊那就里應外合干他娘一次。”
“善”中年漢將與監軍司馬相顧莞爾。
年輕漢將名叫:李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飛將軍李廣親孫,是本次漢軍主將,中年漢將名叫:韓延年;受封成安侯;為人最是老成持重,是此次副將。
漢軍本次出征根本就是一場陰差陽錯的過程,李陵羞于給貳師將軍李廣利運送糧草故請求獨自領軍,即使沒有騎兵也要獨自帶領步兵去討伐匈奴。皇帝劉徹贊許他的勇氣便命漢將路博德率部作為李陵的后衛與李陵一起出擊,而路博德也羞于做李陵的后衛便上書給皇帝劉徹請求明年春天再出兵,期望這樣可以讓自己不成為李陵的后衛。不曾想多疑的劉徹一下子以為李陵先說大話后怯戰,反而命令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局延深入匈奴境到達浚稽山一帶查看匈奴動向,再沿當年趙破奴走過的路線返還受降城休整。
李陵率軍一到浚稽山便派人快馬向劉徹匯報,不曾想數日之后就迎面撞上正率領兩萬五千精銳騎兵各地巡視的匈奴王且鞮侯。第一場遭遇戰漢軍便大勝,李陵端是揚眉吐氣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