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袒他的大舅哥李廣利頗多怨言,這次李陵軍戰功赫赫卻孤軍奮戰得不到帝國任何支援,使得漢軍士氣大受打擊。再也沒有誰愿意率小股部隊去騷擾進攻匈奴,強令指派后亦是敷衍塞責隨意走一圈草草了事。朝堂上亦有不平之聲傳出雖用殘酷的手段令眾人閉口但暗潮涌動,所有這一切皇帝劉徹卻也心知肚明。
入春皇帝劉徹派公孫敖率部入匈奴營救李陵,其本意是想通過這個舉動達到幾個目的:一是封住眾人的嘴,二是重振士氣,三是告訴李陵:帝國沒有放棄你,你可以私逃回來或者耐心等待救援。不曾想他的本意被許多人誤解,也包括了這次領兵的公孫敖。
“當日李陵就該戰死,死后封侯蔭佑家人,總好過現在要么自殺,要么被匈奴人殺了。”那副將跟了他十幾年公孫敖說話也不遮掩;
“將軍說的極是,就咱們這點人馬怎么可能救得了他,只會讓匈奴人動了殺心,這怕是上面有意為之。對上面來說如此既有個交待,面子上也過得去。只是這李家實在背運,據說有看風水得說他們家祖墳很特別,要吸取前人得氣運留給后世子孫。”中年將領故作神秘的接起話來,這時候的大漢剛剛開始崇尚儒學,君臣之間遠不是后世那樣的主奴關系。大臣仗義執言批評皇帝,偶爾使使小性子和皇帝鬧鬧別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大臣之間相互說話沒那樣忌憚。
兩人正閑扯著,忽的斥候快馬來報,說是前方有一隊匈奴騎兵舉著李字大旗在窺視本軍,斥候逼近就退后觀其行動不不打算開戰。上官敖聽聞急問:“對方是哪個李姓將領領兵?”斥候答道:“追上去詢問,對方并不通名,只用漢話回說是給匈奴人練精兵的李將軍。”
公孫敖聽罷猛的一帶韁繩將馬帶住,連問斥候對方是否漢人,聽聞斥候確定皆是著匈奴裝舉匈奴旗的漢人后命斥候退下,看著中年將領低聲問道:“你怎么想?”
前幾日李陵患得患失的離開單于王帳后就回到營房閉門不出,只派人每日四處打探救援自己的那支漢軍的行程,而后在輿圖上細細標注出來。數日后一天晚上李陵忽將輿圖取下急急的喬裝走進不降營。
待到進入不降營,李陵喚陳雷,老常二人緊閉房門單獨商議。將輿圖鋪開,李陵用手指點著公孫敖部這幾日的位置沉聲說道:“救援我們的公孫敖部一直在漢匈邊境徘徊不前,我想他們是不知道我們的行蹤所以不敢深入匈奴。”說完抬頭充滿期待的看著陳雷:“咱們這些人里只有不降營有馬,你的馬術最好,能不能偷偷潛出去告知公孫敖咱們的情況,告訴他只要有只小部隊能接近單于庭一百里咱們就有救了。”陳雷并未立即答話而是對著細看了一會輿圖才鄭重的點頭答應。
見陳雷答應后立即開始準備行裝就要出發李陵忙勸道:“現在已經天黑,不適合趕路,還是明天一早走吧。”說完又遞過來一套匈奴衣服:“事急從權喬裝打扮一下會更順利些。”陳雷亦未推辭隨手接過衣服放在一邊,正待細問此去的道路情況時,緊閉的房門門被突然推開,李陵的親衛隊長一下撲進房間跌倒在地失聲痛哭。
三人大驚連忙詢問得知:公孫敖部徘徊數日之后突然急急的退回漢境,未見匈奴一部未與匈奴一戰就急急退回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