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致。反正他只是要與李惟清、鐘魚二人去清燁山莊,此刻不正是個帶鐘魚從氏參手下溜走的好時機?于是他不用李惟清示意,便也站起,抱拳笑道:“叨擾叨擾。”
可待二人行至門口,張瑤與古巧卻并不讓步。
“貧尼見幾位小友面善,覺得有趣極了,不如都留一留吧。”古巧不說留的是什么,又將雙眼笑瞇,伸手成爪便要去捉崔曉攬著鐘魚的手臂。卻見崔曉運起內勁,腳步一閃,也是笑容以對:“不善不善,叨擾叨擾。”
古巧顯是沒想到會叫崔曉躲過,稍怔一下,入店時她分明仔細看過,這人并無內功在身才對,也不知為何這少年突然會了武功,可這并不妨礙古巧再度伸手留人。
崔曉雖仍以笑臉相對,可背后卻冷汗淋漓,他知先前能躲不過是這尼姑存了輕敵之心,下一抓恐怕便是難以躲過。
只聽“鏘”的一聲,那爪與刀相撞,竟然發出仿佛鋼鐵相擊的聲響。
在場只有一人能于此刻出刀,那便是氏參。
定睛一瞧,只見氏參仍持那柄刀柄較短的刀,突身一擋,隱隱將李惟清幾人遮在身后。沒什么時間感慨日前敵人竟在此時挺身而護,只聽氏參向李惟清低聲喝道:“從速!”
崔曉一手拽上李惟清,一手攬著鐘魚,施展輕功,是向車行而去。按理來說,帶著二人還要施展輕功是極難的,因而崔曉閉緊了嘴,沒有分出心神說哪怕一句緩解緊張的玩笑話,幾個躍起便走出老遠。
他的內功恢復,經此一遭只覺得更加耳聰目明,尚能聽聞身后食肆古巧悠長的笑聲:“氏參,貧尼今日倒要看看你要如何一邊守著條例命令,一邊對抗我與張瑤二人——”
古巧所言回音悠遠,氏參冷聲與其對峙,卻只叫眼前二人聽見:“你們已然叛出百馨坊。”
“噢?為百馨坊除害,也算是嗎?”古巧好似勝券在握,志得意滿,也不吝嗇兩句話的時間。
“率先毀了規矩,便算。”氏參說罷,刀芒一閃,手臂一震,以螺旋勁將刀送出,直沖古巧要害。
青橋鎮上的人好像都不見了一般,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好在崔曉帶著鐘魚李惟清步至車行時,那車行還未關門。這本該夸贊車行老板守信,是件好事,可如果行內正有兩群江湖人干架,那便不大好了。
急停于車行外,探頭望去,只見十來名漢子,正扭打在一起。車行老板顯是無辜受牽,正面色發白,躲在個角落,也不敢出言制止。
李惟清嘆了口氣,只覺得這兩日實在頗為波折,事端頻發。
恐怕這就是先前趙大鵬口中的那群江湖人,只是不知他們與先前那尼姑是否是一伙兒的?崔曉想了想,抓來李惟清的手,將之放到鐘魚手上。這般小手緊握大手的場景其實略有好笑,但也沒人管顧,崔曉說道:“他不會武功,鐘魚保護好他,好不好?”
鐘魚認認真真的點點頭,崔曉便獨自沖進了車行,留李惟清啞然失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