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剛才幾乎是十分鐘就將三袋麥子收好了的劉飛揚,老婦人肯定知道,劉飛揚之前一定干過農活,農活干沒干過,是不一樣的。
劉大華略微點了點頭,也沒有吭聲,只是盯著灶臺里的火,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到了第二天,劉飛揚卻又來了。
不過這一次見到劉飛揚,那劉大華的臉色也是緩和了許多。
畢竟昨天人家給他家幫了那么大的忙。
劉飛揚還是那句話,有什么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小劉書記,你在村部里不忙嗎,天天來我這上班??”劉飛揚也是有些心煩。
他知道劉飛揚幾次三番找上門來,都是為了修路的事。
可是他心中始終有個坎,過不去。
再說之前他對劉飛揚也放了狠話,現在更是沒法拉下臉面。
看沒什么幫忙的,劉飛揚轉身回去了,只不過,不多時,劉飛揚就又來了。
只是這一次,劉飛揚手中多了幾個工具,大掃帚,大鐵鍬。
這幾日,他們一組、二組的入戶道路正在修建,劉飛揚閑著也是閑著,索性帶著工具,挨家挨戶的叫著住家戶,有的建筑廢料,人家不用的,可以鏟到自己家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門口,也能墊墊,有些垃圾,劉飛揚揮舞著大掃帚,虎虎生風。
有些不平的地方,劉飛揚該鏟的鏟,該平的平,干得滿頭大汗,不亦樂乎。
有些住家戶一開始還不愿意配合,但是看人家小劉書記親自甩開膀子干了,一個個也都跟著劉飛揚的動作,開始行動起來。
這么一配合,修路隊的速度也是快了起來。
第三天,劉飛揚又來了。
連續三天都到劉大華門前晃悠,這下,劉飛揚算是在村里徹底出名了,村里都知道劉大華是個老告狀戶,難纏的很,沒有人想和劉大華有什么太多的交際。
就連隔壁鄰居,也是退避三舍。
倒是沒想到,新來個了小劉書記,卻是熱情似火的天天往劉大華家去。
看來小劉書記是非得要感化這家不行了。
這么過去了四五天,整個村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就連吳大強也知道了,老王將這些情況給吳大強這么一說,吳大強搖搖頭:“還是太年輕了,劉大華真的那么好解決,我早就這么做了,也好,小年輕沒經歷過挫折,這下,讓他知道知道這基層的工作有多不好干。”
“不過,老吳,當說不說的,我倒是覺得這個小劉書記很有朝氣,而且,你想想,這要是換個人,受了劉大華的委屈,不早就撂挑子不干了,人家小劉書記能有這么膽氣,咱們就得高看人家一眼。”老王對劉飛揚倒是極為贊賞。
“你不知道,這幾天,一開始,所有人都是抱著看笑話的態度,看著小劉書記幾次三番上劉大華家,要知道,一開始,他可是被攆出來的,人家不怕受委屈,還主動給劉大華家干活哩,所以到了這幾天,村里的老百姓都感覺,這小劉書記可真是個干實事的人,為了修好劉大華門口一段路,能這么下功夫,不是一般人哩。”
吳大強聽了這話,沒吭聲了,要說這個劉飛揚還是有想法的,而且說不定這種方法就好用。
劉大華這件事其實不難搞定,難搞的是劉大華現在把所有的村干部都當成了他的仇人,對他這個村支書更是如此,而劉飛揚是個外來人,不是本村人,和劉大華沒有什么利益糾纏,若是這么堅持幾天,說不定還真把這件事給解決了。
想到這,吳大強也是擺了擺手:“算了算了,由他去吧,他要真把這事干成了,我老吳也還就真高看了,服了他這個小劉書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