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富叔啊!”其他人的目光看向了吳大強,都是露出了“原來是他”的表情。
連老王也點點頭:“要是永富想干,他還真有這個實力和本事。”
見吳大強提出的這個人選,大家都沒有什么意見,這讓劉飛揚登時也是對這個張永富產生了一絲好奇。
張永富是誰?
似乎看出了劉飛揚的疑惑,吳大強便介紹起了這個張永富。
說起來,張永富是村子里的名人,也算的上是大東堰村的“首富”。
大東堰村最早的一批的“萬元戶”,其中就有張永富。
他是靠著承包磚窯和鋪路工程才成就的“萬元戶”,因為在平灣鎮旁邊,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原油田所在地,說起張永富成為萬元戶,也是個奮斗的佳話。
在當時,所有人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張永富家的孩子最多,為了養活一家子老小,張永富最先開始拉著推車,去往臨縣收購紅薯、黑饃饃、甜糕等食品,拉回來去集市上賣,去臨縣一次拉回來一車,來回要四五天,一車食品最多掙五塊,十塊。
可是就這么硬生生的掙出來了三千多塊,后來,他靠著這掙來的三千塊,買下了村子里的集體拖拉機。
當時的商機是,中原油田剛剛到來,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石子,沙子來鋪路。
張永富就靠著買來的拖拉機開始拉石子,沙子去賣給中原油田,一車石子,沙子一天就可以賺十塊錢。
這才達成了他財富的原始積累過程。
后來,張永富擴大了自己的生意,前往洛陽第一拖拉機制造廠買了兩臺新的拖拉機,回來加大馬力開始運輸沙子,石子,這才發了財,成了萬元戶。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沙子,石子生意開始逐漸飽和,張永富激流勇退,直接賣了拖拉機,不再參與這個生意,而靠著一年多的沙子,石子生意,再加上兩臺拖
(本章未完,請翻頁)
拉機賣來得到的錢,讓張永富一躍成為大東堰村,甚至是平灣鎮遠近聞名的首富。
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農村,張永富也是揣著夢想去了南方發展。
一開始,從擺攤開始,后來做起了報刊亭,小賣部的生意,發了大財。
張永富在南方買了房子,省城也有他的房子,手里還揣著一大筆巨款,現在老了,也熄了在外奔波的打算,轉而就回到了村里養老。
張永富常說外面的飯吃不習慣,外面的大房子,也住不習慣,只有回到家里面,才感覺到了一絲絲的溫暖。
但是其實,張永富還不到六十,五十多歲,遠遠沒有到了要退休的時候。
在農村,這樣的年紀正是干活求生存的年紀。
而且,這個張永富對大東堰村的感情很深,他之前就有想要為大東堰村做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可是,他也沒有找到什么好的辦法。
但是,村里的愛心超市建立起來后,吳大強給他打了個電話,張永富立馬捐贈了兩萬塊錢,作為超市的啟動資金,專門用來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