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堰的發展,逐漸開始走上了正規。
在劉飛揚的鼓勵和支持下,大多數家庭,只要是家中有勞動力的,想要發展的,基本上都會選擇種植,或者是養殖一個項目。
對此,劉飛揚也是選擇了大力支持。
這幾日,大多數想要種植的東西,都是開始種了,劉飛揚就跟著一塊一直都在下鄉。
同時,劉飛揚也在等待著徐老師的到來。
每年的送老晚會是學校的保留節目。
在學校期間,劉飛揚都經歷過很多次了。
每年六月份,是大四的學生畢業的時候,這個時候,學校都是舉全校之力,籌備送老晚會,這個送老的意思是指送別老生的晚會。
而每年九月份,是大一新生開學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每年一度的迎新晚會。
迎新送老,兩次晚會,側重點不同,每年都會舉辦一次。
而每年的送老晚會,都是有獨特的側重點。
那就是會拍攝一些出了校門之后,表現異常優秀的老學長,而且會對他們作一個專訪,在送老晚會后,進行播放,并且還會邀請他們前往學校,在送老晚會快要結束的時候,作為特邀嘉賓,來到臺上,向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經驗。
當然,一般這樣的優秀學長,都是選擇的在社會上混的比較好的學長,也就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學長。
而也正是因為劉飛揚自己很清楚的知道這一點,所以劉飛揚在得知徐老師要來采訪他的時候,多少有些不可思議。
因為無論如何,他都算不上什么優秀學長,就更別說取得了什么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了。
但是也不知道徐老師是什么想法。
不過他本身和徐老師私交甚篤,并且本身對于母校,劉飛揚也有著極深的感情,既然徐老師說要來采訪他,他自然只能夠選擇配合。
.......
一周后,大概五月底的時候,徐老師終于是姍姍來遲。
不過這一次,很奇怪的是徐老師一個人帶著陸剛來了。
這讓劉飛揚感到格外奇怪。
因為之前陸剛和楊冰冰幾乎算的上是黃金搭檔,每一次有楊冰冰出來的場合,陸剛也會出現。
但是這一次就很奇怪,陸剛來了,楊冰冰卻沒有來。
一開始,劉飛揚也沒有在意。
因為徐老師和李剛都是不約而同的向劉飛揚解釋了:“飛揚,冰冰外出學習了,三個月,本來這一次是要帶著冰冰來的,但是冰冰在外地,也趕不回來,所以就沒法來了。”
“不過陸剛是冰冰給我推薦的,說他攝影技術很好,所以這次就專門請了陸剛來給你拍攝。”
徐老師的解釋相當自然,劉飛揚自然不會想多。
很快,幾人就進入正題,徐老師大致將自己的采訪思路和方向給劉飛揚說了說,然后和劉飛揚溝通完畢,基本上就確定了拍攝的方向,取景地,怎么做這一次的專訪。
劉飛揚倒也沒有什么意見,而是選擇了全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