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孫公子已經領著十幾位年輕書生,以及六七位妙齡少女,在仆從的簇擁下,進到一座最大的石亭中,亭中早已設好案席,瓜果酒肉俱全。
這處亭子挨著泉水池子,徐徐微風掠過池面,弄皺了碧綠的泉水,帶著清涼送入亭中。
于是眾人依次入席,分男女坐開東西,一片歡聲笑語,暢意言談。
他們帶來的家丁伴當,把持住石亭兩端的走廊,霸住了這個亭子,不再讓外人靠近了。
……
林徹五人慢慢行走在山間石板路上,呼吸著穿林而來的清風,剛剛吃得太飽而有些許昏昏欲睡的感覺不翼而飛。
林徹懷中的小白,嗅到了山林中熟悉的氣息,高高的探起頭,來了一聲虎嘯,卻是毫無威風可言,那聲音像貓又像羊,終究還只是一個寶寶。
沒多久,便也循著前路,找到了相思林,也不多話,就在孫公子隔壁的石亭停留下來。
林徹打望了一眼孫公子的亭子,見那亭額上有個牌匾,寫著‘臨相思’。
好奇心起,也去看了看自己這個亭子的名匾,‘愿相逢’。
呵呵,挺有意思的名字。
因為事前沒有準備,也不好在這干坐,剛好看到相思林深處有一座道觀,便打發虎子去探問下有什么吃食零嘴飲品之類的。
林徹原本也沒報什么指望,卻不曾想,沒多久虎子便帶了兩個壯實的道姑提著食盒回來了。
道姑放下食盒,接過虎子遞給的一張面值兩貫的交子,囑咐了一句,用完后把餐具送回道觀即可,便施施然的走了,看來是做慣了的業務。
原來,這是一處女觀,依著相思林,游人還是比較多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出家人也是要生活的,便做起了這酒樓般的業務。
哈,大宋朝真是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啊,各種服務若是排除科技發展,真和林徹前世沒啥差別了。
打開食盒,取出瓜果蜜餞,各色小食糕點,還有兩壺果酒,兩壺冰鎮酸梅湯,東西倒是挺豐富的。
隔壁亭子中,一陣起哄聲,把林徹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元正兄,此時該有好詩佳句佐酒,這許久沒見你有什么大作了,剛才那句‘相思林中相思泉,泉送紅豆寄相思’很是不錯,可有補全?”
一個葛衣士子舉著酒杯,帶著些微的醉意,興致盎然的向孫公子邀詞。
“是呀,孫家哥哥,我可是聽說你是個大才子呢,阿兄可沒少夸你,連我大伯都贊過你的詩嘞,今日怎都不讓你逃過去,怎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也得來首新詞吧。”
那璇娘很是活潑,對于抬架子起哄很是熱心。
“璇娘妹子,你可莫要欺我,我這幾首歪詩如何能入鏡泉先生之目,小生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再說,樂燕妹子才是泉州的第一才女啊,魯班門前不耍刀,李白墓前題不得詩,難得把才女請到眼前,諸位不是更該期待樂燕妹子的新詞么。”
孫公子連推帶打,片刻便把眾人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趙樂燕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