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氣平淡,沒有絲毫親近之感,臉蛋被白紗遮擋,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蘇伯伊理都沒理她,眼中只要武奕,
“十幾年前,吾與令尊一同征戰沙場,結下生死之誼,不曾想天有陰晴,月有圓缺,昔日好友故去,只留下兩個兒子,武左之死吾倍感心痛,恨不能親赴北疆,為其報仇雪恨,好在還有你,武安君之后,忠勇之血,他日必定龍騰四海,震驚天下。”
“來,隨我一起入府。”
說罷,親切地拽住武奕的手,武奕不喜歡和老男人拉拉扯扯,奈何“岳父大人”太過熱情,只能一邊應付,一邊用余光觀察四周。
戰國時的建筑沒有后世那般富麗堂皇,色調單一,以威嚴肅穆為主,穿過正門就是廳堂,花園在東,隱約可以看到桃樹下對飲的賓客。
蘇伯伊為人豪爽,廣交豪杰,傳聞其門客有八百之多。
看到二人,門客紛紛起身,蘇伯伊拉著武奕大笑道,
“這是我的賢婿,趙國武安侯。”
“見過侯爺!”
眾人行禮,武奕略顯尷尬地還了一禮。
丞相府很大,是武安侯府的三倍之多,從正門到客廳足足有五百步,期間亭臺樓閣,仆從無數,還有姿容不凡的舞女、英武不凡的豪杰、從容不迫的文客。
這些人都是蘇伯伊招攬來的。
武奕越看越心驚,表情卻沒有變化,甚至露出希翼向往之色。
見他這樣,蘇伯伊愈發歡快起來。
來到客廳時,早有五人候在這里,
“孫啟、折空、白曉聶、齊卷、慶之見過丞相。”
蘇伯伊呵呵道,“這五人是我心腹。”話落,掃過五人,語氣淡漠地說道,“還不見過武安侯。”
左邊第一位上前,躬身行禮,
“齊人孫啟,拜見侯爺。”
好威猛的漢子!
武奕嘖嘖稱奇,這家伙身高將近一米九,骨骼粗大,體魄攝人,眼中神光流轉,顯然也是修為有成的高手。
蘇伯伊笑道,“孫啟乃孫武后人,第十二代玄孫。”
哦!
武奕臉色一怔,連忙拱手,“原來是兵府高徒,失敬失敬。”
春秋戰國數百年,兵荒馬亂,相互征伐,同時也是學說思想最井噴的時代,諸子百家:道、儒、墨、法、兵、陰陽等等等等,其中人稱“兵圣”的孫武就是兵家集大成者,晚年創建兵府,廣招門徒,凡神州學子,都可前往兵府修習武道韜略、行軍布陣之法。
兵府創建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年,門生遍布四海,不乏謀臣良將。
這孫啟身為兵圣玄孫,定是兵府核心成員,蘇伯伊居然把這等人物招致麾下!
武奕心中的警惕又提升一截,語氣卻充滿敬意,
“家父年少時曾到兵府求學,拜孫老先生門下,不知孫老先生身體可好。”
“謝侯爺關心,爺爺身體尚可,每頓飯能吃半斗米、肉三斤。”
“那就好,那就好。”
武奕長長地松了口氣,轉而笑道,“閣下是孫老夫子后人,就是侯府親人,不介意的話,以后你我以兄弟相稱。”
孫啟下示意就要點頭,想到什么,連忙看向蘇伯伊,后者表情淡淡,見狀,他只能改口道,
“謝侯爺寬恩,孫啟布衣之身,不敢與武安侯并稱兄弟。”
武奕笑了下,沒有再說什么,扭頭看向左邊第二位的長須老者,老者身著墨色道袍,胸前刻著周易八卦圖像,眉毛極長,從眼角垂落,頗為不凡,
“這位應該就是傳聞中前推三百載、后算五百年的神算子折道長,早聽聞道長高名,今日方才得見,幸會,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