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別人嫌棄我:
“說得顛三倒四聲音還特別大,她爸爸說話也像打雷一樣。”
所以那樣的我只存在于尚未完全懂事的初中,高中起我就不是這樣了。
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愛說話。
不知不覺,我已經忘記傾訴是一件怎樣的事了
(四)
我爸說,嘴笨是我們一家人的通病。我走上社會很容易會吃虧;
我的爸爸媽媽雖然都是工人,但不意味著生活的道理他們不懂。
他們工作很辛苦,就是那種汗水從額頭滴落下來糊住眼睛、一天要換四套衣服的辛苦。
可就算是用繁重的勞動只換來一點微薄的薪水,他們都是體面的,也是愛我的。
他們把所有的艱辛都留在了家門之外,再臟再累,都堅持在下班之前洗個澡清清爽爽地回來,正如他們穿得干干凈凈走出家門。
在外受盡一天窩囊氣的他們,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樂呵呵地問我:
在學校過得好不好?
雖然爸媽總說我是他們的驕傲,但我知道,在他們庇佑之下安然長大的那個人是我。
他們因為沒有給我最好的生活而感到抱歉
可真正是我該說對不起
我并沒能如愿成為一個活潑懂事的小孩兒
甚至連幼兒園好好吃飯的本領都丟得一干二凈
他們的目光里滿是殷切和疼愛,是祈愿和希望
而這樣的我,
怎么能呢?
(五)
我知道或許有人會很迷惑:
你為什么會暴食?知道不好干脆改掉不就好了?
但事情真的不是這樣。
暴食是會上癮的,催吐也是
尤其是當你無處釋放自己的壓力,你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陷入了這樣的境地
你的發泄口只有瘋狂的吃東西
這種方法最簡單最直白最不需要得到別人的理解
你會依戀上靠吃食物分泌出的多巴胺
你的身體、大腦,只會因為吃食物和想到即將吃的食物而快樂
最終形成的身體記憶
就像寒冷的人自然親近火、夜盲的人渴望見到光
縱使知道前方是萬劫不復的火山
哪怕是下一秒崩壞,你都不會去管
——可是我,
沉溺在隨時要噴發的暴食火山的我,
無路可退沒有東西可依附的我,
一身毛病處處不是的我,
雖然掉下萬丈深淵而且還在不停地向下墜落,
可是我還是想要戒暴
也許這個原因,
跟我開始暴食一樣不知源起
也許只是覺得十八歲的青春,如果今后回顧只能停留在這段記憶上,該有多諷刺
也許只是因為看見某個少女遞給喜歡的少年一封情書,而我沒有那份勇氣
也許…
我也遇到了心目中的那個少年
紀蘭楨于教室
2017年8月16日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