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窄逼仄的通道僅容得下一人通過,就連略微轉身都顯得十分困難。
在昏暗的鬼火照射下,墨白只感覺身處的通道仿佛一條蠕動的腸胃,要將他帶入無盡的深淵中。
身側的墻壁一會兒是正常的,由常見的砂石泥土構成,其上鐫刻著歲月流逝時留下的潦草痕跡,
一會兒又仿佛有生命一般開始活動,頃刻間,砂石和泥土被血肉和骨頭所取代,
本就混雜著灰塵的混沌空氣,驀地多出了一些血腥和腐朽的氣味,
望向面前那看不到底的黑暗,墨白不由的想象這地下空間里是不是困死了難以計數的耗子,它們的尸體堆疊在暗無天日的地下逐漸腐爛,才能滋生出如此難聞的氣味,
墨白試圖捏住鼻子,可這難聞的氣味依舊能鉆進來,
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幻覺,兩側的墻壁似乎發出痛苦哀嚎在墨白的耳朵里回響,刺激著他的神經陣痛。
好在整條通道實際上并不長,在“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后,
墨白總算是能擺脫通道內的壓抑感,深吸一口氣。
“咳咳..”
些許灰塵透過鼻腔的阻隔,刺激到喉嚨,讓他不住得咳嗽起來。
看來這個地下密室已經很久沒有開啟過了,而且空氣中不只有灰塵,似乎隱約能聞到腐臭中夾雜檀香的奇怪味道。
“罷了,既然來都來了,總得有所收獲再離開。”
墨白無意識地減少呼吸著呼吸的頻率,這是他的身體對外界難聞氣味作出的本能反應。
他向四周望去,墻壁上掛著些火把,所以能見度還可以。
也許是鬼火性質特殊的原因,這些火把也不知持續燃燒了多久,孤獨地照亮著幽寂的地下空間。
借著火把的光亮,墨白首先就注意到了整個空間正中心擺著一口棺材。
前高后矮,漆紅如血,乍一看就是中國很常見的老式棺材樣式。
這種棺材現如今如今在城市已經不多見了,只因現代人處理遺體大多實行火葬,,所以僅有部分偏遠地區的農村還保持著定制棺材的傳統。
墨白曾經為了給寫作取材,到訪過一個偏遠地區的名叫“長生村”的小鄉村,甚至正巧目睹了當地舉行的一場葬禮,
“嗩吶一響,白布一蓋,全村老少等上菜”。
當時墨白所看到的那個棺材,與此時地下室這個棺材倒還有幾分相似,
只是,普通棺材前后一般多寫“福”、“壽”或“奠”,寫法不同但都是意指為死者祈福,
但當墨白順著方向繞道棺材側面時,卻發現棺頭上寫著一個大大的“引”字。
墨白打算等其他人都下來后再研究這口棺材,
因為他發現無論是地上還是墻壁,周圍都落滿了灰塵,
唯獨這口棺材上的灰塵卻很薄,
給人的感覺像是最近才出現在這里的。
而且棺頭的“引”字最后一筆沒有寫完整,
殷紅的液體順著筆畫流淌到地上,旁邊地上還有繪制用的筆,
像是做棺材的人因時間緊迫草草寫完的,
墨白莫名想到一個畫面:
一個人獨自在這個地下室里完成了棺材的制作,
這副棺材是他給自己準備的,
可是在繪制棺頭時還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