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代表圣上出使朝鮮十一次,永樂七年那回,給圣上帶回來五位美人,其中就有最得圣寵的權賢妃和這回出事的呂妃。”
“是啊,那時母后過世不久,父皇仍極為郁悶,她們的到來,大大地改變了父皇的心情。”朱高煦回憶著。
黃儼接著解釋:“可誰承想,此次的二呂案中,一下子就被牽扯進去三個,呂妃和李昭儀被殺,任順妃畏罪自盡,只剩下了一個噤若寒蟬的崔氏。”
朱高煦道:“這些妃嬪雖說是黃公公帶回來的,可她們當中不管誰禍亂宮闈,與黃公公并無任何關系,她們的調教也不歸公公你啊。”
黃儼道:“話雖如此,可俗話說,愛屋及烏。若是恨起這個屋來,就不及烏了么?”
朱高燧問:“父皇責怪伴伴了?”
“那倒沒有。不過自打這回圣上移駕北京,便對咱家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大抵與這件事有些關系吧。對了,為了關押蔡信的事,圣上還跟咱家瞪了眼。”
“是孤連累了公公。”朱高煦有些愧疚。
“千萬別這么說,”黃儼道。“為二位殿下效力,是咱家心甘情愿的。”
朱高煦道:“黃公公盡管放寬心,這大明朝早晚一天我們兄弟兩個說了算。”
“咱家就盼著這一天呢!”
“不會太遠了。”朱高煦信心滿滿。
漢王嫡次子朱瞻圻走進。
朱高煦道:“瞻圻,來見過你三叔和黃公公!”
朱瞻圻分別施禮:“三叔,黃公公!”
朱高燧道:“快過來,好侄子!幾年沒見,一表人才了啊!”
朱高煦得意地說:“三弟還真說對了,你這個侄子,論文章,堪比曹子建,論武功嘛,他曾獨自射死過一只斑斕猛虎。他哥哥有病,將來樂安的事,還都得靠他。”
這朱瞻圻無論是相貌還是性格,都酷似朱高煦,深得朱高煦寵愛。
黃儼道:“少年英雄,漢王爺后繼有人了!”
枚青走進,稟報:“都知監掌印太監楊慶楊公公到了。”
黃儼對朱高煦說:“楊公公是咱家特意請來的。他在圣上面前很受信任,二位殿下日后許是用得著。”
“黃公公的客人便是孤的客人,”朱高煦道。“快快有請!”
枚青轉身去接。
片刻后楊慶走進,他的身后跟著小德子和那位穿藍袍的官員。
朱高煦輕聲問黃儼:“那不是你身邊的那個長隨嗎?”
“小德子。”黃儼道。
朱高煦奇怪:“他怎么跟著楊慶?”
“楊公公把他要了去,他如今是楊公公的養子了。”黃儼解釋。
楊慶等人向兩位藩王施禮。
“楊慶給漢王殿下、趙王殿下請安!”他指著穿藍袍的官員。“允咱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欽天監官王射成。”
王射成躬身:“下官給二位大王請安!”
楊慶道:“王大人是欽天監有名的天官,看星象極有一套。王大人久仰二位王爺,一定要咱家帶他來見見二位殿下。”
朱高煦道:“好好好,來了就是朋友。過會兒孤還要好好向王天官請教星相呢。時候不早了,咱們開飯吧?”
朱高燧道:“客隨主便,二哥說了算。”
“傳膳!”朱高煦轉向枚青。“把孟將軍、朱先生、王將軍也都請進來。”
枚青:“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