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不像正常游戲世界
這些玩家一邊感慨《十國春秋》竟然如此真實,一邊怨怪這樣設置對他們不公平,一邊羨慕嫉妒吾躲入帷幕的劍**底。
系統引導技能時,可供玩家選擇的余地不多,絕大多數都直來直去,很容易根據各種征兆提前預判。同樣的屬性值,同樣的技能威力,靈活多變的自主攻擊流派玩家,肯定優于機械僵硬的系統引導流玩家。
這些細節變化,最終必將反饋到競技勝敗。
吾躲入帷幕不遠處,玩家[李斯特洛夫]皺起了眉頭。
李斯特洛夫曾是一名職業玩家,錯了,曾是一名職業選手。
兩年前,李斯特洛夫和一群隊友走出國門參加世界級電子競技大賽,最終遺憾止步八強。更加遺憾的是,本就惡劣的傳統電子競技生態環境,這些年在虛擬現實游戲浪潮沖擊下愈加如一潭死水,哪怕世界冠軍都很難以純粹的競技成績養家,何況注定不被記住名字的八強。
面對晦暗的未來和生存壓力,李斯特洛夫只好揮淚告別電子競技,回到學校好好讀書,最終勉強考了一個本科。李斯特終究不甘心徹底告別游戲,得知《十國春秋》即將內測,厚臉皮激活當年的一切朋友關系,求得了一張春秋星海留給自家競技戰隊提前熟悉虛擬現實游戲的內部名額。
進入游戲后,李斯特洛夫一如既往習慣性關注競技模塊。
發現技能釋放分為系統引導和自主攻擊時,李斯特洛夫立刻感覺到不妙。待親眼見證吾躲入帷幕施展出現實世界的劍法套路,李斯特洛夫當即比吾躲入帷幕更加清醒明白這意味著什么:“糟糕,我這種功夫全在手上的普通學生,根本比不過這些具有實戰搏擊經驗的現實流玩家。”
等等。
隨著對游戲機制越來越來了解,不同玩家漸漸露出不同的特質。
===
玩家對基礎劍法第一層的感悟,也都看在羅梁巖等土著士兵眼里。
在玩家眼里,技能學了就能用,簡直再正常不過。如果技能學了不能用,還有必要學嗎?
可是,羅梁巖等土著士兵,一點兒都沒有這樣的概念。
基礎劍法第一層,的確沒有多少內容。蝶東島的土著士兵,即使那些剛剛入選的新兵,最低也有35級。莫說基礎劍法第一層,便是基礎劍法第十二層,土著士兵們也能完美施展出來。但回顧練武生涯,當自己像玩家那樣弱時,誰敢說無須思考,無須千錘百煉練習,就能在霎那間掌握基礎劍法第一層?
對土著來說,練武從來不容易。
首先,要吃好喝好補齊各種營養,每日堅持鍛煉,把身體強度推高越過某些武學門檻。
其次,重金拜師求學,日夜錘煉,才能有機會把師父的劍招練成自己的劍招。
武功背后,是大量的財富沉淀,是大量的汗水播種,怎么可能一學就會呢?
只能解釋為天賦,域外天魔這樣的天賦實在太可怕。
只能解釋為封印,域外天魔解除一層封印,就能瞬間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