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玩家總量增長到81000人規模時,游空城基礎生活物資就迎來一輪劇烈暴漲,玩家補充體力必需的食物價格瞬間連翻數倍,且許多時候有價無市。
好在游空招討司面積足夠遼闊,賀路千一邊把新玩家強行驅趕到蠻荒山里自生自滅,一邊抓緊時間修路,一邊利用漫天遍野的玩家滿足實際轄區的潛在條件,把游空城和空獄門總部遷徙到板橋河、九蛇河、蘇拉河之間。
游空城舊址,則基于三山城歷史,改稱為三山港。
賀路千又在游空新城、板橋港分別建立了玩家降臨點,間接把三地玩家連成一片。
如此種種布置,再加上各種創新辦法,賀路千勉強帶領81000名玩家熬過了第一輪糧食危機。
可惜,到了四月初十日,玩家規模急速膨脹到81萬人。
面對第二波糧食危機和潛在的無窮無盡糧食危機,賀路千徹底沒辦法了。
賀路千踏遍游空招討司各地,匯總部落土著已經開墾的土地,外加捕魚、捕獵,面積遼闊的游空招討司大概可以依賴大自然養活11萬人口。但是,包括九蛇部落在內,游空招討司境內的部落土著總計約9萬人口,玩家需要殺死所有的部落土著,才能騰出滿足區區11萬人口的糧食。
當然,糧食短缺主要取決于樂東島開發度太低。
如果遍目的沼澤荒地、雜草地、淤泥地、丘陵山地,都能開墾到民愿世界水準,游空招討司其實最少可以養活一千萬人口;如果能夠開墾到地球二十一世紀水準,其亞熱帶氣候和足夠的平原面積,甚至能夠從容養活一億人口。
可是,開墾需要時間。
而玩家降臨,則太快太急。
短短數月時間內,賀路千根本沒辦法憑空變出81萬名玩家份量的食物。
怎么辦呢?
賀路千絞盡腦汁,始終找不到出路。
賀路千只能慶幸玩家畢竟是玩家,他們對食物的需求,不像地球二十一世紀歷史和民愿世界里的流民那樣急迫。
玩家畢竟具有不死不滅特性,即使長時間不吃不喝,游戲系統也只會提醒玩家體力耗盡,大幅度降低玩家的移動速度和身體素質,而不會直接判定玩家死亡。再者,玩家把疼痛為代表的感覺機制調低到0,饑餓感和饑渴感也會隨風消逝。缺糧對于流民來說意味著死亡,而對玩家來說僅僅只是體力條限制。
不涉及到死亡,玩家們就不會像流民起義那樣絕望到奮死一搏。
話說,洝國、銀石國等陣營的玩家,也都因為總數暴增面臨著令人心煩心焦的糧食匱乏難題。
但洝國、銀石國、戰斧國、雷云國、血裔國、羅國、原國、東國等八國陣營,都處于自然科學水準比肩民愿世界的傳統國家。而且,各國土著人口規模動輒數千萬乃至上億,糧食漲價等形式的經濟調整,就能保證81萬名玩家的基本需求。
天汗國陣營,特色玩法被玩家普遍視為殖民征服,其初始降臨地點比樂東島還要蠻荒。但天汗國的地圖更加遼闊,玩家降臨點也比較分散,整體糧食壓力遠遠小于樂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