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三杰一個個來
昆侖法師昔年有幸參悟的《日月長生經》,據說已經過四五個人轉手;昆侖派傳下來的《日月長生經》,數百年時間里或口口相傳、或手抄相傳,累積的錯誤估計數不勝數。
范世炐前兩年追蹤魔教教主昔年縱橫天下的舊聞,意外發現魔教教主滿天下收集各版本《日月長生經》時,也曾到訪過昆侖派。可魔教教主對昆侖派版《日月長生經》的評價,卻是:“以后別誤人子弟了,你們還是直接燒了吧。”
昆侖派版《日月長生經》,魔教教主鄙棄它到懶得帶回魔教。
范世炐等昆侖派弟子無奈苦笑,昆侖派版《日月長生經》之所以能夠安然無恙傳承到現在,或許就是因為它一文不值吧。亦是因為《日月長生經》價值有限,范家后來隨隨便便分享給了靳明安、關復炐,范世炐今日也隨隨便便將它分享給了賀路千。
而賀路千拿出的《太白長生經》,卻是從太白長生經石碑拓印的正宗《太白長生經》。
不必擔心手抄錯誤的拓印版。
不必擔心有人篡改的拓印板。
反而可以觀摩原版《太白長生經》的字跡,嘗試把文字書寫風格理解為練功姿勢或某種無法言語相傳的意境,等等。在范世炐眼里,如果說昆侖派版《日月長生經》的價值宛若鐵銅,拓印版《太白長生經》的價值則是黃金美玉。
范世炐從賀路千手中接住渴盼許久的拓印版《太白長生經》,首先下意識將它緊緊攥在手中,而后雙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如此情緒失控好一會兒,范世炐才漸漸恢復理智,想到了身邊的關復炐。
范世炐小心翼翼地詢問賀路千:“我能和復炐一起參悟嗎?”
關復炐也瞬間條件反射緊張起來。
作為一品修行者,關復炐無論留在樂東島,還是投靠其它勢力,社會地位最少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得隴復望蜀是人之常情,哪位一品修行者不想更進一步呢?再者,超品又有延年益壽福利,誰不想以全盛姿態多活幾年呢?
但關復炐晉階一品至今,他漸漸發現他的天賦潛力似乎已經耗盡,最近三四年的進步微乎其微,仿佛陷入了致命的停滯。關復炐私底下偷偷試了好幾種提升實力的法門,結果卻非常遺憾,效果無限接近于零。一次又一次挫敗之后,關復炐不得不接受現實:“如果沒有特殊際遇,我這輩子到此為止了。”
關復炐比范世炐更需要拓印版《太白長生經》。
或許說,關復炐比范世炐更加渴望四部長生經及其衍生武學。
可修行者圈子向來講究藝不輕傳,莫說師傅教徒弟,便是父母教導兒女,往往都非常慎重。關復炐忍不住忐忑:“如果賀路千只允許世炐參悟《太白長生經》,我該怎么辦呢?如果世炐講兄弟義氣,賭氣說要么和我一起參悟,要么我們都不參悟,我該怎么辦呢?”
關復炐從不懷疑范世炐與他的義兄弟感情。
可就像范世炐時時刻刻牽掛著關復炐,關復炐也不希望范世炐因為他而錯過機遇。可是,若是這般錯過了拓印版《太白長生經》,關復炐肯定非常非常地不甘心。
就在這時,賀路千的聲音悠悠傳到關復炐耳中:“當然可以。”
關復炐愣了愣,而后猛地陷入狂喜情緒。
范世炐也滿臉驚喜。
怎料,賀路千比他們想象的更加慷慨:“這份從石碑上拓印的《太白長生經》,我給了你們,以后就是你們的。無論傳給子女,還是教導徒弟,你想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不必再詢問我的意見。”
一頁天上白玉京詩篇罷了,賀路千實在重視不起來。
而范世炐、關復炐把天上白玉京詩篇當成《太白長生經》菁華,激動狂喜到無法言語:有了賀路千這句承諾,他們就能光明正大把拓印版《太白長生經》當作家傳絕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