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數學證道
燕如玉給出答案:“選擇與你合作,是因為我們性情相近。”
當世九位長生者,內部認為浪子處于覺醒期、海神處于興奮期,從里到外都長生的長生者其實只有七位。
七位真長生者各有各的理念和信仰,可以視為七條各有特色的長生之路。
天子類似傳統印象的霸道帝王,他酷愛征服,一心一意想做統治所有人類的長生不老帝皇;神主則希望通過宗教信仰鉗制一堆封建分封小國,對轄區之內的百姓進行思想征服,做一位統治所有人類身心的至高。
龍女推崇無為而治,除了復仇天子的執念,她習慣性隨波逐流,與世偃仰;蛇仙龍秀秀是世間有且僅有的一條異獸長生者,她忌諱人類長生者聯合起來討伐它,這些年盡己可能躲避一切危險沖突。直至六十余年前,龍秀秀才在浩瀚大海的對面,試著建立了天汗國。
第五位真長生者,武帝。
武帝身為長生者,卻立志永不超凡,發誓說:“我生而為人,終生為人”。
武帝的“為人”誓言,不是說他堅持人類身份或堅持人類的碳基細胞外形,而是指他永遠不脫離普通人類,遺世而獨立。以地球二十一世紀熟悉的詞匯來形容,或者可以翻譯為:永遠不脫離群眾。
百姓之苦,即我之苦;百姓之怨,即我之怨;百姓之求,即我之求。
武帝的志向,與其他長生者截然不同。
天子威壓四海時,包括玉觀音燕如玉、神主、蛇仙龍秀秀、龍女、真神等人在內的長生者,固然集體憤恨天子囂張霸道,卻不覺得長生者、修行者欺負百姓有什么錯。而武帝之怒,卻怒在天子及天子傀儡的漠朝把億萬百姓當作豬狗欺辱。
武帝出世第一戰,恰是率領一群被侮辱、被欺辱的漁民,搗毀當地的縣衙、郡府、州府。只因為修行者階層與官僚階層一體兩面,矛盾才迅速擴大化,異變武帝率領群雄造漠朝的反,聯合眾長生者擊敗天子。
題外話,因為鐘群生的性格與武帝過于相似,許多非長生者乃至長生者都認為武帝其實就是鐘群生,武帝與鐘群生同時出現的少數場景,大概率是武帝維護自身神秘身份的刻意作假。但武帝蟄伏近百年后,再次以魔教教主師父身份出世時,卻一次又一次否認了他是炐朝太祖鐘群生的說法。
可是,許多長生者都不相信武帝的解釋。
譬如玉觀音。
盡管武帝與鐘群生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孔乃至截然不同的氣質,玉觀音燕如玉仍舊堅持:“武帝就是炐朝太祖鐘群生。”
因為實力高到鐘群生境界,換一張面孔太容易了。僅僅面貌不同、氣質不同,并不能解除大家的質疑。
無論武帝是否是鐘群生,他們倆的早期樸素理想,都是趕走漠朝皇室及其附庸蠻族部落,還兩京十三州百姓安寧;他們倆的中期樸素理想,則是厘清修行者與非修行者的權力邊界,禁止修行者仗著武力優勢肆意欺負百姓。
奈何,武帝的實踐結果非常遺憾。
武帝與鐘群生仗著僅次于天子的超絕武力,暫時逼迫一群修行者尊重普通百姓的基本權力。但當武帝與鐘群生無暇顧及地方郡縣的時候,當武帝與鐘群生相繼離去的時候,以武為尊傳統總是快速回到原點。
魔教教主到岳太白,再到鐘勝海,武帝時而向左、時而向右,不斷縫縫補補他的政治理念。
至于結果如何……
鐘勝海現狀已然說明一切。
眾長生者眼里,武帝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失敗者,徒勞地追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理想。
第六位長生者,自稱真神的明主、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