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王那邊兒,還望劉先生為本王多加美言。”
“請王爺放心,學生自當不辱使命。”
接下來的日子,吳三桂一路向東,直奔貴州省會而去。而李定國和白文選則也很快就趕到了昆明城。
一來一回不過三個來月的光景,但卻恍如隔世。他們被迫撤離之時,是在遮炎河慘敗,清軍大舉入滇的情況下;待他們回來時,卻是憑著磨盤山大捷的浩大聲勢,一路上如入無人之境,哪怕是昆明這等南國雄城,清軍亦是放棄得不敢有絲毫猶豫。
大軍抵近城下,城門大開,伏于城外迎候的卻是一群士紳和小吏,不見哪怕一個官員。李定國進入昆明府地界時就已經遇到了前來迎候的昆明本地代表,對此更是一清二楚此前未有隨他離開的那些文武官員,如提學道徐心箴、光祿寺卿黃復生、提督劉之扶、土司總兵龍世榮等在清軍抵達后便盡皆歸順了滿清,這時候自然也不敢再留。
畢竟,晉王殿下可從來不是一個寬容大度的人,哪怕是同為西營系的秦王府人馬,因那孫可望內釁,哪怕是重新歸附了大明也同樣免不了要被區別對待,他們敢在降清后留下來,就得做好被晉王殿下砍腦袋的心理準備。敻
迎候的隊伍之中,為首之人卻顯得十分突兀,確切地說是一位出家人,見得李定國來到近前,亦是口誦佛號,全然不似周圍的那些剛剛把鞭子剪掉的家伙般瑟瑟。
“衛國公。”
“阿彌陀佛,晉王殿下有禮。”
那和尚正是永歷朝拋開西營系、闖營系和鄭氏集團這些前流寇和海盜以外,大明正兒八經的官軍中數一數二的悍將衛國公胡一青。
此人是開國公趙印選的表弟,亦是云南臨安府人士。其在弘光、隆武、及永歷朝的前半段常年征戰于湖廣和廣西,屢立戰功,因而賜爵。后桂林淪陷,曾一度退往柳州。至李定國入桂,又率軍來投,并在次年率部進攻重為清軍所奪的桂林,不幸戰敗。再后來的日子,官軍的出身使其始終被西營系排擠,干脆剃度出家,不復過問俗事。
后世的史料對其人出家后的人生記錄不一,有的說他在永歷十三年清軍占領昆明時降了清軍,也有的說他并沒有降清,但是被定南王府的提督線國安殺害,乃是胡一青曾在多年前的一次戰斗中險些將線國安挑于馬下,為線國安忌恨所致。
無論如何,此時此刻,這位孔武有力的大和尚卻顯得頗為從容,立于左近的那些還在瑟瑟發抖的同行者之前,就好像是昂首的公雞站在一群鵪鶉當中般顯眼兒。敻
孫可望主政時胡一青被西營系排擠,后來李定國主政,他的處境也沒有任何變化。二人過往的交情早就淡了,此間只是寒暄了幾句,李定國便要率軍入城。然而就在這時,胡一青卻再也按捺不住了。
“晉王殿下,貧僧風聞天子南狩緬甸,此事可是真的”
。頂點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