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及此處,黃志遴不由得嘆了口氣,眾人聞聽嘆息,亦是立刻就想起了情報里絲毫沒有提到這些事情。
紅夷炮隊自是不提,陳凱攻城素來是依仗其威力的。而根據情報顯示,陳凱的撫標在最近這一年多進行了擴編,從一個鎮三千戰兵擴充到五鎮兩協,計有一萬七千戰兵。這個規模,從理論上是足以成為一支改變局部戰局的力量了。
但是,這五鎮兩協之中,只有第二鎮是從第一鎮的基礎上擴建出來的,其余各部都是舊軍改編,而且大多時間不長,按道理說戰斗力應該都達不到南贛之戰時第一鎮的強度。可問題是,陳凱畢竟名聲在外,憑這兩個鎮,天知道能鬧出多大的動靜來!
問題回到了原點,奔著細節分析了一番,黃志遴便將他們商討出來的東西一并匯總起來,發往洪承疇那里,以備參詳。前面的情報、后面的分析,相隔不到一個時辰,黃志遴估摸著送遞洪承疇案前時應該也不會差上太多。
這都是用最快的速度送遞過去的,亦是憑最快的速度送交回來。很快的,坐鎮經略衙門的黃志遴就接到了洪承疇的書信。書信內對他們的判斷表示了肯定,并且表示他會盡可能快的趕回長沙。同時,命令如果廣東撫標西進梧州府,就先讓線國安帶著定南藩的藩兵和廣西綠營去迎戰,西南經標的左鎮和右鎮南下桂林以為后勁;可若是發現陳凱北上的話,那么便要立刻派出西南經標全軍入贛,不得有絲毫的遲疑。
兩條戰線,洪承疇的偏向顯而易見。不過,按理說,陳凱兵進廣西,進而入黔或是入滇,對于這場滅國大戰的影響要遠遠大于進攻江西,可洪承疇對著二者的反應卻是一個本末倒置。洪承疇沒有與黃志遴提及過,黃志遴也并不能理解個中深意。但是,出于對洪承疇的信任,黃志遴還是選擇了加大對廣州方面的情報搜集力度,爭取最快的了解到陳凱的動向,好憑此做出應對。
廣東,陳凱畢竟經營多年,再加上諮議局對地方有力人士的拉攏,使得長沙幕府的情報搜集并不能太過順遂。
步入了十月,洪承疇也從貴州匆匆返回。一路舟車勞頓,全身上下都要散了架子似的。他的年紀畢竟擺在了那里,這是生命的客觀規律,不可違背的。然而,以著繁忙的案牘工作作為休息,僅僅幾日而已,廣東那邊的情報接二連三的送到了長沙。待洪承疇看過,神色里一絲的不出意料之外頃刻間便被淹沒在漫無邊際的憂慮之中,伴隨著命令的下達,直接便傳遍了整個長沙幕府。
“快,一定要快,不能讓陳凱再像四年前那樣把天給捅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