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佟國器只是暫時解除了明軍對貴溪縣城和信江水道的威脅,在南部的山區之中,明軍仍舊在構建前進營地。如果任由明軍繼續的話,用不了多久,明軍再度出山時就必定會是那雷霆萬鈞之勢。
“一千人去打五百賊寇,竟然也能被打了個大敗而歸,最后還是靠著一群潰兵將賊寇趕走的。這廣信府綠營已經不能用了,還是需要調兵過去。”
這里已經不只是對于廣信府總兵的能力和當地綠營的戰斗力的質疑了,更重要的是廣信府綠營被明軍擊敗,光是重新補充兵員和武備就要花費大量時間,更別說是恢復戰斗力了。況且,就算戰斗力恢復如初,不也一樣是打不過明軍嗎。與其就這么等著明軍做大來打他們,不如干脆點兒,直接調兵過去進剿。
三人商定,很快的,一支早前從山東調來的綠營便在衢州集結待命。這支部隊由一個總兵官率領,足足兩千兵馬,乃是有膠州鎮和臨清鎮分派一營組成。舊日的編制已經補全,他們的新編制則是掛著隨征二字的行營兵。不過這個新編制的新字,說來也是兩年前的了,部隊早已磨合完成,說是一鎮全師而來也毫不為過。
清初以來,北方綠營的戰斗力是普遍高于南方的,這與綠營大多就是由明軍和流寇改編而成的有著直接關系。雖說,也并不是所有南方綠營都不是北方綠營所能比的,比如由江北四鎮和楚鎮改編出來的很多部隊就是例外,但這種例外到了永歷十二年的今天,確已經剩不下太多了。所以,這兩千山東綠營,在濟度他們的眼里對明軍的那個房宿營已經達到了獅子搏兔的優勢,就算是明軍再來個營頭也一樣是手拿把攥。
“優先給福建撫標補齊人馬和武備,讓佟國器帶著福建綠營作為隨征福建左路總兵南下,以為后勁。”
雖說,佟國器兩戰兩捷,但戰果卻屈指可數。噶達渾和阿商格都是打了幾十年仗的老將,就算是濟度也在浙江磨礪了幾年,自然明白福建撫標的問題根結所在。而這些問題,卻又不是一時間便能夠解決的,就算是佟國器其人善于用計,但也無法徹底彌補與東南明軍在戰斗力上的差距。
作為后勁,即是保他繼續戴罪立功,讓濟度能夠在八旗內部政治斗爭中減壓,亦是更好的完成拔除明軍在廣信府南部的釘子的軍事任務。而且,等解決了廣信府南部山區的明軍,山東綠營還是要回防衢州的。于廣信府,交給那個廢物總兵,濟度也實在不放心,從戰績上來看,他還是傾向于讓佟國器帶著福建撫標鎮守。
“龍游縣那邊最近怎么樣了?”
“回主子的話,自從逆賊陳凱攻陷了建昌府,處州府的賊寇對龍游縣的騷擾便越來越頻繁了。”
“哼,倒是陳凱那蠻子給其他海寇打了氣了。”